中国经济网泸州10月31日讯(古春 初旭) 昨(30)日17点19分,随着最后一根铁材组装到位,四川电力“第一高铁塔”宣告胜利组塔完工,标志着220千伏泸州至杨桥输变电新建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220千伏泸州-杨桥输变电工程是泸州电网2014年的“头号重点工程”。据国网泸州供电公司建设部(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荣鸣介绍,新建的220KV泸杨线,就如在泸州电网的“心脏”上又搭接了一条高速“动脉通道”,将泸州220千伏主干双环网由“口字型”变成了“日字型”。据计算,220KV泸杨线建成后,可将泸州主干双环网输送能力由95万提高至150万千瓦,有效解决送电瓶颈,缓解泸州地区负荷高峰用电压力,增强电网输送能力,显著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灵活性。
220千伏泸杨线全长23公里、62基铁塔,跨越5条110千伏线路和长江,途径丹林、方山、永宁、东升街道办、邻玉、蓝田6个乡镇。自去11月开工以来,因施工受阻异常严重,工程建设时断时续,工期不断延后。
国网泸州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公司领导亲自到施工现场督察安全,跟进施工进度;建设部积极协调,全面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四川省电力公司联系汇报,千方百计解决施工受阻难题;多次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物资等参建单位,召开工程协调会,开展方案会审;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建设部不定期对工作现场进行督查,开展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控,对3级及以上的作业风险进行旁站管控,严格到岗到位管理,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标准化工艺和质量通病防治要求,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为确保工程进度,采用日管控、周协调、月汇报,明确关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动态调整,并敦促施工方加大工程资源投入,千方百计缩短工期,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开展。
看着高139.3米,重量达365吨的四川电力第一高塔“超级铁巨人”雄踞在长江边,工程建设项目经理刘文锦难掩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据了解,四川境内高度在100米以上铁塔共有3座,一座在乐山,高度为129.7米;一座在宜宾,高度为119.7米;还有一座就是位于泸州方山镇白塔村8组的泸杨线N26号铁塔,它比四川第二高塔还高出近10米,是目前四川境内最高的电力铁塔。
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面对139.3米高铁塔的设计高度,施工单位全力以赴攻克难关:专门购置了一套150米高的专用机具用于“第一高塔”建设;面对施工场地狭窄,地形陡峭等问题,施工单位放弃了传统的内(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法,率先在泸州采用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工程才会用到的、同时也是国内先进的“座地式摇臂抱杆”组塔工艺,不仅解决了施工点场地狭窄的问题,还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组塔效率,缩短了工期;为确保四川“第一高塔”稳固可靠,他们按照设计方案、千方百计稳固“铁巨人”的底盘,在每一个“铁脚板”上,都浇筑了4个9.5米深、1.5米直径的大桩,并用承台式基础,将4个大桩用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基础浇筑工程量大,仅浇筑承台基础就用了774.8立方米混泥土,使塔基固若金汤;面对单体吊装重量大(一般吊装都是好几顿),指挥控制要求高的作业特点,施工单位挑选技术骨干担任工作现场指挥,确保了施工质量与安全。
据工程建设项目经理刘文锦介绍:“为了四川电力第一高塔的建设,无数的电力员工为此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工程最高峰,工地上有30多人同时施工组塔。每天他们起早贪黑,主动放弃节假日,克服施工受阻、迎峰度夏,天气炎热等重重困难,加班加点抢进度,保工期。经过近2个月的艰苦奋战,今天,‘超级铁巨人’终于稳稳当当地站起来。”
谈到四川电力第一高塔建成的意义,建设部副主任王荣鸣说:“整个泸州-杨桥输变电工程有3个难点,26号过江铁塔的组立是其中一个难点,因为其施工周期很长,浇筑塔基的养护期就需要一个月,就算采用先进的工艺,组塔最少也需要1个月,合起来就是2个月的时间,对整个工程能否按期投运,意义重大;其次是对安全方面的影响大,第一高塔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大,作业强度高,今天它的胜利完工,不仅解决了工程施工上一个难点,还等于释放一个安全风险;再者,川内第一高塔成功组立,为下一步开展跨江放线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年底投运220千伏泸州至杨桥输变电工程,我们又多了一层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