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健康时评 > 正文

钮文新:吴敬琏高房价因货币超发论忽悠百姓

2014-06-24 09:15 | 来源:

到底谁对谁错

今年以来,央行两次定向降准,当下的经济舆论却充满异样的声音,它们把“降准”简单解释为“放水”,甚至吴敬琏先生这样的大佬级人物也明确表态,房价上涨的原因就是货币超发。一时间,舆论氛围犹如4年之前的2010年。那时,4万亿政府投资所形成的货币超发会引发大规模通货膨胀、银行存款负利率、紧缩货币抑制房价等等一系列说法,现在看,到底目标何在?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无非是通过忽悠老百姓以绑架政府,从而实现收紧货币,推动人民币升值罢了。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经济现象是不是事实?

第一,高企的利率已经令中国实体经济窒息,近而导致大量实业资本外逃,为美国“再工业化”服务。如果不允许中国政府压低利率,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资本与财富进一步外逃?

第二,高利率致使大量套利“热钱”流入中国,这些套利“热钱”既不支持中国生产,也不支持中国消费,对中国财富创造毫无贡献,但它们套走的可是巨额中国财富。因为它们可以在境外充分放大杠杆,到中国套利。

第三,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言外之意就是要中国紧缩货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上述财富劫持,而根本不是为了中美贸易平衡。通过2006年—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图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根本无法改变中美贸易失衡状况。

第四,中国经济面临“金融休克”的窘境。从债务融资角度看,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中国债务规模和债务率都已经达到极致,价格同样已经达到极致,继续依赖债务扩张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不仅无效,而且会将中国经济瞬间推向危机;从股权融资角度看,高利率已经严重摧残了中国股权资本定价,股市低迷不振、严重影响企业股权融资就是例证。如果两条金融路径全部堵塞,那中国经济的命运将是什么?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是不是不断呈现下行压力?是不是主动性、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越发疲弱?如果是事实,那么央行通过“降准”等手段对宏观经济实施“逆周期”调节对不对?笔者认为,当然是对的,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已经有些晚了,有些被动了。

货币紧缩会导致中国百姓财富流失

货币紧了,人民币升值了,但物价何曾停止过上涨?房价何曾停止过上涨?不仅紧缩的“名义目标”没有实现,而且反过来看本文开篇讲述的“四大经济现象”不都是基于货币紧缩而出现的致命经济问题吗?中国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如此资本外逃、套利兴盛实际就是中国老百姓的财富流失?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当下中国物价不断上涨,恰恰是中国财富流失,而百姓遭劫的具体表象。

原因有二:其一,资本出逃势必身后留下银行坏账,改革开放30多年培育的许多民营业主,当高利率使其经营无以为继时,把企业抵押给银行,套现后以各种名义将资本输往国外,而国内银行对其资金流向失去控制,这是不是坏账?如果是,这个坏账谁来背负?最终将通过留在国内的全体国民背负。如何背负?物价上涨。其二,大量资金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套利,最终高利率所带来的财务成本都将变成贷款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个成本最终必然传导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是必然的经济规律。

所以,中国的物价上涨不该被称为通货膨胀,而是被发达国家打劫之后的经济现象。如果是典型的通货膨胀,那中国经济的内需应当十分繁荣,人们有的是钱投资和消费,但国内是这样的经济景象吗?显然不是,而且恰恰相反。

高房价根源在房地产政策,而非货币政策

房价也一样。最近由中国央行主导、巴曙松先生主持翻译了一本书——《金融的本质》。该书根据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一次讲课录音整理而成。书中,伯南克用大量的事实证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主要不是低利率货币政策的结果。他说,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采取低利率政策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但在他看来不是这样。美国房地产泡沫主要源自金融自身和金融监管存在严重漏洞。2000年之后,金融机构基于房地产信贷的“创新”过度,而与此同时金融监管不断放松,加上美国政府又希望解决美国人居住问题的大背景。这期间,大量远不具贷款条件的人拿到了住房贷款,而这些坏资产又被“创新”出各色保险包装,使得放贷者更加不顾房贷资产质量,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伯南克认为,利率高低,中央银行应当主要考虑两大因素: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采用低利率政策主要基于经济稳定的考虑,而绝不是针对房地产。既然如此,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也要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监管方向入手,而绝不是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它针对的是整个经济领域,而房地产仅仅是经济的一部分。如果用利率的手段解决房地产问题,势必会使整个经济受到压抑,这不是货币政策正确的选择。

伯南克的话是不是应该引发我们对房地产问题的重新思考?实际上,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关键何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这个回答基本可以获得国人共识。我们多次强调,中国房价过高,是地方政府为了土地拍卖“既顺又贵”而容忍或刻意所为的必然结果。所以根源是房地产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至少主要不是超发货币所致。

回到这些异样的经济舆论。现在,大叫“放水”、“通胀”、房价的人是否希望借以继续束缚中国货币政策的手脚?是否希望阻止央行“逆周期”调节而任由中国经济万劫不复?其居心是“善良”还是“险恶”?请大家自己判断。至少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市场言论极不正常——正确的政策无法获得正确的解释。#p#分页标题#e#

笔者希望,有关机构旗帜鲜明,出面讲话,以正视听。伯南克告诉我们,每当货币政策决议出台,他都告诉同事“美联储的政策我来解释”,目的就是为了和市场有效地沟通,避免误解。伯南克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们需要正解而抑制噪音,更需要央行给市场以正确的预期。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