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参加人大上海、广东、贵州、安徽、解放军代表团审议,看了少数民族界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同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3月13日 人民网)共识,在交流中增进;力量,在互动中凝聚;信心,在讨论中坚定。全国两会在今天顺利闭幕,这期间不乏代表们提出的议案引起全社会共同讨论、积极发表意见,共同为议案的可行性建言献策。从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处也可略观一二,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改革的方向和加大改革的步伐,要迈向更高的一个台阶。
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关键是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落实。从国家大政方针上看,已经为我国的未来发展绘制了美丽的蓝图,接下来的路要向哪走、怎么走,这就是实际操作的问题了。不管是种族、地域、文化还是经济等,全国各地的情况各有特点,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所以在落实的过程当中,切忌照抄照搬,前期的调研工作是关键,这个环节万万不能省略。
改革,这是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早就拉开了改革的大帷幕。最开始进程较快,但是事物都有这样一个规律,越到后面要更好就越难,因为各项事物都已经迈上了正规,各方面都比较成熟,深化改革就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习总书记参加各省代表团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让百姓的声音能够传到上面,为我国的改革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承平日久,既有为山久仞、功亏一篑的隐忧,也有暮气日长、锐气渐退的挑战。对正处于攻坚改革时期的我国,各代表们既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又要有“功成不必我在”的博大襟怀,不遗余力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既要有抓破脑袋的苦思冥想,还要有废寝忘食的毅力。
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变革,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进步。改革的过程犹如破茧成蝶,虽然要经历千辛万苦,但张开翅膀飞向蓝天那一刻的喜悦,将是无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