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药企新闻 > 正文

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再遭“双反” 企业已淡定

2014-02-14 10:08 | 来源:

 今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此次遭调查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组件、层压板、面板和建筑一体化材料等。除从中国大陆进口的相关产品外,也对从台湾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据了解,这是继2011年美国对华光伏电池发起“双反”调查后,再次由SolarWorld公司挑起的第二轮“双反”调查,按照程序,美方将于2月14日前后对该案作出初裁。

    各方声音

    对此,中国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美国就曾对中国光伏电池进行过“双反”调查,此举不仅未能改变美国国内产业经营不善、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对下游装配、服务等行业也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并引发了在全球范围内光伏贸易争端的连锁反应,使整个产业链陷入混乱。为此,中方再次敦促美方,审慎处理当前的“双反”调查,慎重采取措施,终止调查程序。

    同时,中国光伏企业对美国发起的“双反”调查表示强烈反对。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企业做出声明称,SolarWorld公司的行为明显属于滥用贸易救济手段,为正常贸易设置不合理贸易壁垒,美调查机关应公正公平开展调查,维护中美之间正常的光伏贸易秩序。

    在2011年,美国曾对中国光伏电池进行过“双反”调查,并终裁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高额的税率迫使许多中国企业退出美国市场。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表示,美国的“双反”调查不仅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市场严重受挫,欧盟随之仿效的制裁政策也让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市场几近崩盘,光伏巨头亏损连连、产业链各环节脆弱不堪、全国范围内光伏业哀鸿遍野。但同时,这也使得中国光伏巨头、投资者、政府看清了欧美国家的真正意图,此后,中国光伏产业在政策完善、国内市场的开拓、企业技术革新等诸多方面均有了巨大进步。

    已经“淡定”的中国企业

    据记者了解,在广东省,之前很多光伏企业靠的是外销,因此受出口地政策影响较大。随着近年来欧美市场相关贸易壁垒政策频出,中国光伏产业“很受伤”,加之产能过剩、国内应用市场一直未打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光伏业经历了行业寒冬,不少企业面临产业链资金链断裂、停工亏损等状况。

    但是,经过产业调整,尤其是去年7月初,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3年到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十亿瓦特)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这让经过产业调整存活下来的许多光伏企业看到了希望,并开始纷纷加码国内市场。易事特电能控制研究院院长徐海波表示,国务院光伏产业意见的出台,大大刺激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中国或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应用国,带动的市场需求将达到3500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再提“双反”,中国光伏企业对此表示已经“淡定”。

    位于江苏扬州经济开发区的一家太阳能科技公司在去年就已经接到了不少国内外优质订单。该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近两年公司已开始不断加码国内业务,而且日本、韩国和印度市场也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由于贸易壁垒的影响,对欧盟、美国出口的持续疲软,国内光伏产业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渐改变。

    “‘双反’政策已经不‘新鲜’了。国内企业早有应对举措,即便美国商务部再度刁难,国内光伏巨头依然能够生存下来。”萧函告诉记者,“企业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国内市场,唯有对国内光伏基地、分布式光伏领域深耕细作,光伏产业的系统性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SEIA的建议太过单纯

    在中国企业变得“淡定”的同时,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也在呼吁用新的方式解决争端。SE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hone Resche表示,中美理应结束持续升温的太阳能贸易纷争,和平谈判才是“双赢”的绝佳途径。

    SEIA建议,倘若美国商务部与国际贸易委员会撤销对中国制造太阳能产品征收惩罚性税率,且终止调查配有第三方生产光伏电池的中国大陆产品,中国制造商作为回报应支付一笔费用帮助美国同行发展。中美政府应该通过洽谈,达成一定比例的支付溢价,为美国电池、硅片及组件制造商成立一个“太阳能制造解决基金”。

    据SEIA透露,倘若中国制造商采纳该意见,那么他们所支付的费用将少于当前的惩罚性税费支出,且能够再次自由出入美国市场——这无疑是一个“双赢”解决方案,台湾制造商将是唯一的输家。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光伏企业未对SEIA的建议有所回应。对此,萧函则认为,技术革新、人工成本优势是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低廉的重要推手,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调查缺乏基本依据,所以,其发起“双反”仅仅是出于保护国内产业、打压中国相关产业的目的。而建立“太阳能制造解决基金”的想法太过单纯,双方目前尚不具备良好互信的合作基础,溢价支付只能让中国企业“更受伤”。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