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有南京市民投诉,称在南京仙林大学城的仙林大道边上,有一个奇葩的窨井盖,盖子“薄如纸片”,最薄处只有0.7厘米,井口很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张着大嘴的窨井约有3米深,上面的的窨井盖却薄如“纸片”,最薄处只有0.7厘米。(7月7日新华网)
对于“井盖问题”,不仅仅是“纸片井盖”。从“蔑盖盖”到“纸片井盖”,从井盖丢失无人管到“井盖夺命”,“井盖问题”年年有,年年翻出新花样。实际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生命安全大如天”的口号几乎各个领导干部都会喊。部分人对开发商在建设城市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偷工减料“装聋作哑”也就罢了,更有甚者竟在明知井盖堪比蝉翼的情形下,继续默不作声,如此这般显然比井盖劣质更可怕。
小小井盖已经对出行群众构成威胁,可相关部门却在曝光前的很长时间选择“隔岸观火”,在这冷漠行径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试问,下水井盖“薄如纸”,监管怎成“睁眼瞎”?纸糊的井盖,源于纸糊的责任。无论是纸糊的井盖,还是纸糊的建筑楼板,首先源于建筑质量责任追究的缺失。看似有层层把关者,也有监理监管层,但这些所谓的监理监管层,一概可以无视建筑质量。要么是大面积的共同谋夺公财、损公肥私,要么是单向的私权谋私,但其结果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公共利益的损害,以及公共安全的被侵害。
科学技术的确是在不断进步,但是却抵不住道德的急剧滑坡。为了追求GDP,以及从中谋取的“重复性利益”,“蔑盖盖”“纸片井盖”这些被宣传为新技术新手法新工艺的问题井盖横空出世,致使城市总是在“大拆大建”中,但试问它们又怎能担当起承载生命的重任?或许在窨井工程项目这块肥肉的巨大诱惑下,确实有部分开发商见利忘义,在购置原料、用工赶期方面动起歪脑筋。
负责检测井盖质量的监管部门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违法问题大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可见,在下水井盖被爆“薄如纸”丑闻背后少不了官商沆瀣一气、监管严重乏力等问题。如此这般,进一步挖出“纸片井盖”隐藏的“猫腻”,争取做到“拔出萝卜带出泥”自是势在必行。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命运。面子的事慢一点,里子的事快一点,地上的事慢一点,地下的事快一点, 只有这样老百姓的民生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萧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