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11月29日讯日本京都大学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的从老鼠的iPS细胞(即人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中培育出卵子,并使该卵子受精,成功产下健康的后代。专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不孕不育的治疗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该研究已经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据了解,京都大学的这个研究小组先从雌鼠的iPS細胞中制造出原始生殖细胞,把它与即将成为卵巢的体细胞一起培养后,植入雌鼠卵巢内,生成了卵子,然后把卵子取出进行体外受精,再将受精卵植入雌鼠体内,结果雌鼠产出健康后代。该小组用ES细胞(即胚胎干细胞)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研究小组称,通过观察老鼠iPS细胞变成卵子的过程,可以了解卵子在生物体内的生成的机制,从而查明不孕不育的原因。该研究小组去年已经成功从老鼠的iPS细胞中制造出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子。若这两个研究成果能用于人类,那么可通过正常的人体皮肤细胞制造出iPS细胞,再用该iPS细胞制造出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体外受精,使无法产生精子或者卵子的夫妻获得继承自身遗传基因的孩子。
该研究项目负责人齐藤通纪教授说,希望“成果能够对不孕不育治疗有帮助”。而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教授表示,研究成果“使不孕不育症病因的查明以及新药研发迈出了一大步”。
但是也有专家指出,人类和老鼠的iPS细胞性质完全不同,很难用和老鼠同样的方法从人体制造原始生殖细胞。在制造iPS细胞时,还有可能损伤遗传基因。此外,人工制造卵子还存在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京都大学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医疗领域具有非常广泛应用前景,人们不但可利用该技术治疗不孕不育,而且还可以利用iPS细胞来修复人体受损的器官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