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必然会淘汰一大批中小型、无力于环保升级的企业,这批企业将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被清除出局,他们留下来的市场则会被那些现在手握重金、大力提升自己对环保能力的企业抢夺。而无力支付天价环保费用的中小企业只有坐等关门的命运吗?
8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启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工作。据环保网官方消息称,已经组建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开展督察进驻工作,实现对全国各省(区、市)督察全覆盖。此次督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在今天,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已经率先进驻四川展开督察工作。根据安排,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将于接下来的一周陆续进入各省市。
医药行业向来是被环保督查的重点,而原料药企业则是重中之重。就目前国家层面的对环保的要求是铁拳出击,治污决心空前。据此前的要求,截止6月底,京津冀周边地区28个城市均核查出“散”、“乱”、“污”企业,共约有17.6万家。环保部的要求是,对于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今年9月底前一律关闭。
环保的升级,为医药产业带来的是原料药行业洗牌。时间往前推三五年,原料药企业为了规避环保压力,逐步将生产基地由沿海地区转向了内蒙、甘肃等经济欠发达的西北,但现在环保全国一盘棋,而非各地标准不一的时代,在这轮的环保升级中,一大批小型原料药企业将被彻底踢出局。
浙江台州向来是原料药企业颇为集中的地区,在2001年之前有2000余家制药企业,主要以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中小企业为主,但在今年台州市更换环保部门领导之后,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台州关停近千家医药化工厂,截止目前仅剩百余家。台州环保治理对原料药企业的威力可见一斑。
那么,在当前的环保整顿下,全国众多的中小药企未来的路在何方?难道只有坐等关门,另谋出路吗?
一、背靠大树好乘凉
对于中小药企来说,天价环保投入无力支撑,就目前的融资市场来看,融资机会比较小,技术有优势的中小药企不妨与大型企业寻求合作,俗话说的好:背靠大树好乘凉,当然在这个利益驱使的时代,需要中小药企有自己的优势,这样才容易和大型药企进行联手,除了并购之外,还可以技术合作或者其他方式,这也是中小型药企的一个出路。
二、抱团取暖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国内中小企业众多,与其各自为战,不如抱团取暖,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集合众多中小药企的优势,强强练手,从技术和输出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环保难题,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
面对苦苦经营数年的市场,中小药企也各自有各自的优势,集合百家所长,还有和大型药企一争高下的机会,在环保重压下,预期坐等关门不如放手一搏。
三、技术突破
就目前原料药企业普遍的现状来看,对于末端环保设备的投入大于前期环保技术的投入,而在未来原料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环保技术必然是未来的趋势,与其为天价的环保设备一筹莫展,不如考虑从源头技术层面解决环保问题,一劳永逸。
解决了源头污染问题,还有与大型药企一争高下的机会,在未来随着原料药企业的萎缩,在环保政策下必定会出现长时间的环保红利,相信只要挺过环保难关,后续的市场必定可以分一杯羹。
在中央环保重拳出击下,一成不变的企业必定只能走向灭亡,而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早早就开始转型变革,所以作为中小企业在环保重压下,不是没有出路可寻,而是考验经营者有没有高瞻远瞩的目标和计划,是不是愿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力一搏,为企业为自己博出一份前途。
同时,环保部门也应该考虑,环保不是单向选择,不能把环保压力全部抛给企业,在环保压力下,企业缩减必定会造成社会动荡,随着企业缩减,一定会产生就业难、物价上涨等问题,因此,环保部门除了在督促企业进行环保转型的同时,也需要为企业寻找出路,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在维持社会和平的同时,为加速环境改善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