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这片“新蓝海”,将刮起最炫“武陵风”。
8月30日,中国·重庆(石柱)第六届康养大会在石柱黄水开幕。来自湘鄂渝黔四省市武陵山片区多个市(区)县的康养领域专家学者、旅游企业等齐聚一堂,围绕“森林与康养”主题,共商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发展大计。《武陵山十一市区县携手共建全国生态康养胜地战略合作备忘录》签订。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康养大会还与2022年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发展合作联席会议联合举办,为共建“武陵山片区全国生态康养胜地”带来新机遇。
基础条件扎实
良好的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康养产业一头连着民生健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由此,生态康养成为多业态融合的新蓝海。
“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发展其时已至,需要把握机遇、主动作为。”这是本次康养大会各方形成的共识。
从基础条件看,武陵山片区“家底”厚实。武陵山区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同时,片区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孕育出丰富的生态康养资源。
近年来,该片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大为改善,越来越多的 市(区)县进入高铁时代、航空时代。
从需求侧看,片区及周边市场广阔。武陵山区地处长江中上游,总人口2300多万人,更重要的是,周边的重庆、武汉等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湖南、四川等省份,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久居都市的人们对山水、森林愈加向往,生态康养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从发展机遇看,政策利好不断“加持”。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有关大健康及养老服务、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我国康养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同时,武陵山片区叠加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支持政策,发展利好不断。
对此,去年和今年,湘鄂渝黔四个省市的党代会报告中,纷纷对生态康养作出相应部署。例如,重庆提出,要丰富拓展生态康养新业态,打造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新标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武陵山片区的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恰逢其时,到了更新升级的新阶段。
关键要统筹协作
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不是哪个 市(区)县甚至也不是哪个省份能办到的。
武陵山片区生态康养产业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涵盖71个 市(区)县, 要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吸引力的康养品牌,一个关键点在于统筹和协作。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黔渝湘鄂四省市11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 关于创建武陵山片区国家乡村振兴试验区的建议》,恳请国家有关部门统筹规划片区康养产业布局。
实际上,近年来,湘鄂渝黔四省市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上,联手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共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提档升级。
重庆正在加速建设“国际知名康养胜地”,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和资源禀赋,举办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等盛会,以文旅康养、康养旅居等项目为主导,着力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温泉养生四大业态,打造特色康养小镇、体育特色小镇等,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康养生态。比如石柱、南川、綦江入选“2021年度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100强县”,康养经济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贵州成立了省级大健康产业森林康养领导小组,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支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特别是森林康养被纳入重点发展产业,连续6年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文件,并编制了《贵州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21—202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大生态+森林康养”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湖南将银发经济、老龄产业发展纳入《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康养产业。
湖北不断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含绿量”和“含金量”,谋划实施建始花坪文旅康养综合体、利川齐岳山旅游度假区、巴东绿葱坡滑雪及高山运动度假小镇等一批重大康养旅游项目,推动康养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三方面下更大功夫
如今,康养产业已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康”与“养”。与文化、旅游乃至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做好融合、做好“康养+”,就需要各种资源汇聚、多种要素集合、多重载体参与,才能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当然也要看到,目前,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产业尚未成链,关联度和带动力较弱;品牌效应不强,未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拳头产品;交通瓶颈突出,线网密度偏小等,一定程度阻碍了该区域康养产业的持续发展。
为此,四省市在本次康养大会上提出,要抢抓机遇,在产业链、品牌、交通等方面下功夫,合力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推动康养产业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打造产业链群。要立足生产、加工、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各领域,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康养产业链和集群。组建健康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健康食品及饮品、中药制品、保健用品的生产加工,生态养生、康复疗养、优质养护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等三条产业链;大力实施跨界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旅养结合合、医养结合、运动+康养、膳食+康养、文化+康养等跨界融合,培育康养新业态,壮大康养产业集群,建立产业布局集中园区。
——塑造共享品牌。要建立四省市绿色生态康养资源库,摸清现有森林、湿地、温泉、中药材等资源的“家底”,为开发利用、生产加工优质康养产品提供保障;整合分散在四省市的各项大型营销活动,进行统一包装,整体设计,形成序列;重新搭建区域性康养产品宣介展示平台,整合资源、聚焦重点、集中火力,联合推广营销本区域高品质有特色的康养产品,合力塑造“武陵山康养胜地”共享品牌。
——破除交通瓶颈。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有序推进本片区“铁、公、水、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拾遗补缺,补强短板,持续完善主干交通骨架,织密内外交通联系路网;全面提升现有公路的等级质量和通达效率,通过改建、扩建、硬化等措施,逐步降低道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加大对影响康养产业未来发展重大交通项目的谋划和储备。
可以预见,拥有丰富生态“家底”的武陵山片区,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前景可期。只要各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战略上的主动谋划,战术上的精准执行,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态康养胜地将在中西部崛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两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