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八城市与贵州携手共进走出扶贫开发新路

2014-03-03 11:19 | 来源:

 

会议现场。

 

 

    新闻提示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3月2日下午,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贵州省委、省政府在首都北京主持召开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恳谈会。省委书记赵克志,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以及国家发改委巡视员王心怀,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万才,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寿永年,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志英作了讲话。省委副书记李军,副省长刘远坤参加会议。

    参会代表回顾了对口帮扶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对来年如何共同搞好帮扶工作畅谈新思路打算。

贵州省委书记 赵克志

    对口帮扶 合作共赢

    中央明确8个城市“一对一”帮扶贵州省8个市州,体现了中央对贵州的特殊关怀,体现了帮扶城市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积极协调,为此付出了诸多心血。8个城市党政主要领导毫不含糊、毫不迟疑,亲自过问、迅速行动,推动落实对口帮扶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与贵州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为贵州省贫困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贵州后发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贵州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我们将进一步主动加强与8个对口帮扶城市的合作,做好转移、共建、互促三篇文章,努力在对口帮扶和合作共赢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转移——就是由政府推动或搭建平台,鼓励东部产业优先向受援地区转移;共建——就是在共建园区、共建职校的同时,学习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互促——就是把8个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贵州省的市场、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贵州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指导受援地区主动对接、加强学习、做好服务,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谋划推动各项工作,以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成效回报中央的关心关怀和对口帮扶城市的支持帮助。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杨雄

    对口帮扶是一项国家战略

    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是一项国家战略。中央确定由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是对上海市的充分信任,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坚决按照中央的部署,全力以赴完成好支援遵义市的各项任务。去年年初,对口帮扶结对关系确定后,我们积极与遵义方面对接协商,建立了帮扶合作的体制机制,编制了对口帮扶的三年工作计划,确定了结对的县(区),启动了两地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对口帮扶工作起步顺利、进展顺利。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要求、遵义需要、上海所能”的原则,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遵义工作。重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其中抓好两件事:第一件事,聚焦“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对口帮扶遵义“两山”片区新农村建设试点,着力帮助当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第二件事,聚焦教育、医疗卫生薄弱地区,加大教育、卫生帮扶力度,提升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互惠,深化两地合作。要围绕促进遵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抓好两件事:一要通过深化园区结对、企业合作、产业互动等举措,帮助遵义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引导上海企业赴黔投资,支持遵义承接上海转移产业。二要支持遵义来上海开展推介、招商引资、旅游宣传等活动,为遵义来上海推介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三是坚持人才为要,加大人才智力帮扶力度。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采取远程教育、组织专家赴当地讲学、实地培训等多种形式,为遵义市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遵义市党政干部来上海挂职工作,鼓励上海企事业单位接收遵义的专业技术人才来上海进行挂职或进修。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 陈敏尔

    向多领域全方位高层次发展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8个帮扶城市真情实意、真帮实扶,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贵州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与全国同步小康的进程中,贵州省肩负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着眼于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按照扶贫单位越下沉越精准、扶贫内容越实在越精准、扶贫方式越具体越精准、扶贫管理越规范越精准的基本思路,以改革精神推进精准扶贫,不断激发扶贫开发内生动力。

    希望各对口帮扶城市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贵州,促进帮扶双方合作向多领域、全方位、高层次发展。

    一是突出抓好产业合作。在共建产业园区、开展产业对接、加强经贸往来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推动重点优势企业入驻帮扶产业园区。

    二是深化教育帮扶工作。做好职业学校校长互派挂职、师资培训、引进“双师型”支教教师、共建实训基地、促进学生就业等帮扶工作。

    三是推动干部人才培养交流。继续加大党政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双向挂职交流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劳务合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加大在市场拓展、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共谋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推动旅游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希望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部委加大对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贵州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近年来,贵州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有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起步晚,贵州仍然是我国贫困问题比较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到2013年底,还有农村扶贫对象745万,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发展高度重视,201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2013年2月,在国家发改委的努力协调下,在原来深圳市等4市帮扶贵州8个市(州)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上海、广州、杭州和苏州4个城市,实现了对贵州8个市(州)的“一对一”帮扶。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就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去年底,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贵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根据《意见》精神,明确提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扶贫开发成效为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年,也是深入推进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重要一年。希望东部8市继续坚持过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下移帮扶重心,突出帮扶重点,结合贵州正在开展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解决一批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强化职业教育帮扶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帮扶工作中要注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贵州扶贫部门要不断提高协调配合水平和工作服务水平,增强帮扶成效。要及时发现总结对口帮扶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对口帮扶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国家发改委巡视员 王心怀

    资金向基层和民生倾斜

    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和贵州省政府联合召开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启动会以来,在各方的努力下,对口帮扶工作扎实有力展开,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共谋发展、共同进步的对口帮扶工作新格局。

    希望贵州省和8个对口帮扶城市在良好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无偿援助资金向基层和民生倾斜,进一步通过合作开发实现互利共赢。援受双方要及早谋划自身“十三五”对口帮扶工作,认真谋划支援什么、受援什么,更加注重产业合作,更加注重探索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学习运用,共同把对口帮扶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国家发改委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牵头部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做好对口帮扶贵州各项工作,把中央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鸿铭

    加强重点项目推进实施

    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的工作,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对口帮扶双方积极性,努力推动黔东南州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

    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的近期目标是:力争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能使黔东南州的贫困人口累计减少50万人以上,到2015年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3%,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达到贵州全省平均水平。

    根据对口帮扶工作三年计划,加强重点项目推进实施。一是突出民生项目。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饮水、道路、供电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突出产业项目。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黔东南州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同我市的产业、技术、装备、管理等优势结合起来,以产业为纽带,加强双方在能源、农产品加工、制药、特色轻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推进黔东南州有序承接产业转移。鼓励我市国家级开发区、区县(市)到黔东南州开展各类经济和技术合作。

    杭州将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机制。一是区县结对机制,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区县结对的广度和深底。二是协同联动机制,促进杭州市、黔东南州两地多层次双向互访,共同研究和推进合作交流重大事项。三是定期会商机制,加强衔接和沟通,协调推动帮扶工作。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 许勤

    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对口帮扶贵州,推动贵州跨越式发展,是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增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口帮扶贵州,是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的重大使命,是党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的信任。

    深圳在帮扶过程中,突出深化经贸合作,持续提升受帮扶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推进开发式帮扶,增强受帮扶地区的“造血”功能。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贵州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经济特区的共同责任。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部署和本次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对口帮扶毕节市的工作,共同为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结合毕节市的发展实际,深圳将切实抓好工作对接和落实,确保如期完成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深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干部人才培训交流、劳务技能培训和劳务合作等各项重点任务。更加注重民生帮扶,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示范,以支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效解决职业技术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设施缺乏等问题,推动毕节市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与全国同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经贸合作,以深化经贸合作为突破口,把深圳的资本、市场、产业、技术和管理等优势与毕节市在能源、旅游和农产品等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在两地形成更多的发展优势、更强的竞争实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寿永年

    规划引领实践创新

    对口帮扶黔西南州,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坚持服从大局,确保完成对口帮扶任务。紧密围绕贵州集中打造“五个100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折不扣完成对口帮扶工作任务,帮助黔西南州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

    坚持规划引领,确保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严格按照对口帮扶三年工作计划,集中帮扶资金,整合各方力量,实施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干部人才交流培训、社会公共服务提升”等“五大对口帮扶计划”。力争帮助黔西南州建设9个新农村示范村、7个高效农业产业基地,支持建设一个现代工业园区。切实通过规划引领提升对口帮扶工作水平,通过建好项目带动民生改善、促进当地发展。

    坚持实践创新,确保交流合作有新成效。大胆实施、探索,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断创新方式和模式,努力帮助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把我市的资金、人才、市场和技术等优势与黔西南州的特色资源和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坚持机制领先,确保工作深入有序推进。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两地领导互访,共促工作落实;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建立健全交流培训机制,加速干部交流和创新型人才培育;建立健全社会联动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汇成强大的爱心帮扶合力。

 

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万才

    优势互补合作发展

    大连市委、市政府深感中央的信任、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的期待,大连有信心、有决心和六盘水市共同努力,推动帮扶工作更上一层楼。

    六盘水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我们两地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远景美好,对口帮扶为我们两地提供了一个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良好机遇。下一步,大连将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民生优先、合作共赢”的理念,力争在改善六盘水市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既是贯彻中央“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要,又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将从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高度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全力以赴把帮扶工作推上一个新高度。

    坚持“长期计划、短期安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经济、干部、人才、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工作,全力支持六盘水市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领导互访、政府援助、企业协作、人才交流、社会参与等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多领域、全社会参与的立体式帮扶工作新格局。我们将按照六盘水市的总体发展部署,与六盘水市一道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大事和实事,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大连人民的深情厚谊送给六盘水市的广大人民群众。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新起

共同推进园区建设

    青岛市与安顺市有结对帮扶任务的8个区市都已建立起了工作联系,各区(市)领导分别到帮扶地区进行了走访,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政府援助、职业教育、园区共建、经济协作、人力资源建设、社会帮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合作。

    今年,青岛市将抓住贵州省正在实施“5个100工程”及与安顺市共建产业园区的有利时机,发挥青岛市在园区建设方面的优势,组织人才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同时,采取管理指导、技术培训、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模式,引导各类企业到安顺投资开发。

    推进扶贫攻坚。发挥青岛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经验,帮助安顺重点扶持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共建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帮助在青岛设立安顺特色农产品专卖店,在超市设专区,推进安顺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世园会”作为推介安顺市的重要平台。组织青岛市的企业赴安顺市进行项目投资考察,对有合作意向的一批投资项目作进一步的洽谈磋商。把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帮扶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氛围,为社会各界参与对口帮扶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支持。

    建立和完善帮扶项目管理和工作机制,创新对口帮扶方式,提升合作层次,实现青岛市与安顺市两地间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合作道路越走越宽,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周乃翔

    全力推动多方面帮扶合作

    中央确定苏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以来,两市建立了由市、县、区和部门共同推动的帮扶工作机制,明确了对口帮扶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我市下辖的县级市、区与铜仁市的县、区全部实现“一对一”帮扶结对。

    今年,苏州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全面提升帮扶铜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围绕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全力推动农业帮扶合作。不断推动两市县域经济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夯实铜仁“全面小康”的坚实基础。大力推进铜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帮扶合作。支持铜仁市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两市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重点推进农村饮水、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深化经济技术交流,全力推动产业帮扶合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产业为纽带,不断深化两市产业合作交流。支持铜仁在苏州举行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全面推进多形式、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产业合作,提高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强两市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并引导我市科技企业到铜仁设立科技产业园区、产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围绕开展干部人才培训,全力推动智力帮扶合作。全面开展好两市已经确定的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工作。把干部挂职与教学培训结合起来,拓宽干部人才培训渠道,采取集中培训、实地考察等方式,突出培训实效,为铜仁培养工业所需的紧缺人才和技能工人。

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陈志英

    不断丰富帮扶内涵

    去年,广州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助黔南州7个县14个贫困村援建农田水利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援建黔南州民族技术学院,培训黔南州各级干部400人,提升了黔南州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

    广州把对口帮扶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区县和企业,使对口帮扶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区县结对帮扶全面铺开,广州市12个区领导率队深入结对帮扶县,迅速完成区县对接工作。广州市白云区援助450万元支持荔波瑶山乡菇类村整体搬迁工程将于今年4月竣工。

    今年,广州市将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对口帮扶各项决策部署,做好有广州特色的“自选动作”。

    共建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做好合作项目的跟进服务,力促项目落地。研究鼓励企业到黔南州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都匀市合作,引入商会组织共建都匀产业园区。通过注入产业扶持资金,鼓励个体创业等形式,扶大扶强黔南州民营企业,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加强人才交流,提升干部综合素质。除党政干部挂职学习外,还将加强企业人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培训、交流。

    拓宽帮扶领域,丰富对口帮扶内涵。在巩固区县结对、部门结对帮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对口帮扶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帮扶黔南州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完善帮扶机制,狠抓帮扶工作落实。及时协调和解决对口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适时提出深化对口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筹集、按时划拨财政帮扶资金,确保帮扶项目顺利实施。(陈富强 朱邪 旷光彪 西部开发报记者 胡丽华)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