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独家专访聚焦重大经济问题

2015-05-27 07:17 | 来源:

原标题:【解局】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我们这个国家,有为国分忧的传统。有人通过干事分忧,有人通过说话分忧,有人通过边干事边说话分忧。最后这种人,很多都是传说中的“权威人士”。

这个词今天火了,因为昨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和二版头条,专访了一个叫“权威人士”的人,谈当前经济形势。这两天股票坚挺,皆大欢喜,侠客岛(ID:xiake_island)当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知道也不告诉你,不过权威人士是谁,倒可以聊一聊。这个,我们熟。

称谓

先稍微普及一下人民日报的历史。

这份中国第一大报,正史记录中开始自1948年。但1946年,这份报纸就在邯郸市创刊,报名么,当然是毛泽东亲自题写,虽然不是如今看到的版本。

我们的故事要从1946年说起,那也是一个5月,就比今天早一个星期,初夏的延安应当也如今天这样,草木葱翠,掩盖住黄土地些许的苍凉。那是一篇发自延安的新华社稿件,议题并不重要,说的是美国权威人士认为,英国已拒绝将太平洋三个英属岛屿的主权让给美国。

不经意间,这开启了一个绵延数十年的传统。从那时起,到昨天止,人民日报上共有1605篇文章提到“权威人士”,这个词共出现了1770次。首尾相接的这两次,跨越了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直到今天。

简单说,在这份最高党报上,权威人士不绝如缕,生生不息。

引起岛君兴奋的是第二次。

在那篇叫《中共权威人士评论目前时局》的新华社稿件中,“中共权威人士”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态度坚定的评论,大家感受一下:

与全民为敌的蒋介石政府,现在业已发现它自己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或者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打了败仗;都已被它所宣布为敌人的力量所包围,并且想不出逃脱的方法。蒋介石卖国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者,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他们曾经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人民的力量。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中国与世界,看成和过去一样,不许改变任何事物的样式,不许任何人违背他们的意志。自日本投降以后,他们决定要把中国恢复到过去的旧秩序。经过政治协商与军事调处等项欺骗办法,赢得时间之后,蒋介石卖国政府就调动了二百万军队,实行了全面的进攻。

这文风,让你想起了谁?嗯,没错,岛君心中的答案跟你是一样的。而且这不是猜测,在《毛泽东选集》里,你能找到基本相同的表述。此后他几次作为“权威人士”纵论时局的报道,也同样能在他的文集里找到。相信你今天很少看到这样的报道,一大段完整的吐槽,带有明显的语气和自洽的逻辑,2000字一气呵成,记者做的主要贡献是加上了一个【新华社陕北三十日电】,以及重复“中共权威人士说”。

自此以后,这个“权威人士”多次出镜。无论痛骂蒋介石还是美国,风格一如既往,吐槽从来高能。即便未必出自毛泽东本人的手笔,也无疑体现着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意图,甚至个性与风格。

演变

分析一种现象,离不开时代。

如果翻阅从人民日报创刊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权威人士”的话语,会发现斗争的色彩一直比较浓烈。与之相对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权威人士”的形象要温和的多。

中央党校的唐爱军做过一个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体系转换。简单来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之前是革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革命思维占主导;之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转移后,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都发生了变化。

这两个话语体系之间的差异,在岛君看来,既有用词的差异,也有词内涵的变迁。既要注意到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不再把“时刻不能忘记阶级斗争”挂在嘴边,也要意识到许多词本身其实早已今非昔比,比如“权威人士”。

理解“权威人士”的这种变化,离不开对这个背景的把握。你会发现,以改革开放为界,能被冠以“权威人士”的,之前主要是因身份地位的权威性,之后主要是因技能和知识的权威性。

不过一个有趣的对比是,革命话语体系中的权威人士,并不全都是正面的。比如1948年3月10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就对一个“权威人士”进行了无情的鞭笞,并进行了一番分析:

一般相信,这个所谓权威人士,如此熟悉蒋介石匪帮的内情,显然不是别人,而只能是替南京傀儡在后台牵线的“权威人士”,很可能就是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华的第一号代表司徒雷登自己。

尽管被骂,但司徒雷登的身份地位也如前分析,的确具备足够的权威性。

后来的呢?随手一搜今年人民日报上出现过的“权威人士”,大都是诸如“人民网将推出9种外文报道,邀请政界、学界、业界等权威人士进行在线访谈”,两相对比,一目了然。

在那时光的演变中,“权威人士”逐渐从战争谈到外交,谈到经济、文化、社会,谈到更细致的教育、工业、媒体,谈到更细致的棉花价格、两国贸易额、围棋、房价,大多数时候,读者都能在上下文中找到他们的名字。从神坛,走到了细分的岗位。从墙上的挂相,到了你的身边。

继承

加上昨天这两次,今年的人民日报上共出现了6次“权威人士”。再往前数,2014年,14次;2013年,11次;2012年,14次;2011年,18次;2010年,16次;2009年,10次;2008年,8次……

这么多次加起来,也没有昨天这两次值得解读。

是,这次看上去颇为神秘,新闻的5W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基本不全。何时是近日,何地是“北京电”,何事是点评当前经济大势,何因要看网上分析,何人是“权威人士”。人民日报的头版和二版所有流程的把关者们,显然对5W理论都了然于心,所以大可不必认为这是失误。

虽然你很少会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但正因其神秘性,此文却更为动人。

我们不能忘记革命战争年代时为何使用“权威人士”。用这个词,事实上可视为一种斗争策略。他们出现的基本语境是,这件事很重要,需要由高级别领导人来发表看法,但又不方便挑明了说。

如今呢?这两篇人民日报文章,说白了是在定调子、给信心、找方向。许多网站的解读大致没错,这是在向外界传递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

为何这样做?其实文章里说得很清楚,国际上,全球供求格局变化了;国内,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文章里还说,经济运行中“几家欢乐几家愁”。

也许你在媒体上会看到,经济学家、评论员们会用更为尖锐的措辞来形容当前形势,但所有这些说法,指向的其实是一样的紧迫感——到了必须有人站出来说经济形势的时候了,而且必须是高级别领导。

同样是定调、鼓动,让人不禁想到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那次会议的首要议题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一谈方略,一谈形势,这两次的人民日报头版,完全可以作为互文看待。

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是一种语言风格。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绝大多数“权威人士”,语言都是人民日报惯常的风格,不会突出个体特征。但岛君前面引用的许多“中共权威人士”的话,可不是这个风格,而是具有非常强的个人色彩,并且一阵见血,落地有声。

这次的两篇文章,却让人看到了一些类似的特质,随便找几句: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

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不要说全面收获,可能早期收获都见不到。但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创新是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现在势头很好,我们要浓墨重彩做好这篇大文章,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

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借债还钱,天经地义。

毋庸讳言,这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这种文风,代表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文风要求的高标准。

而这种在中共中央机关报重要版面,由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做法,是沿袭自中共历史上一项悠久的传统。

别问我,他是谁。我只知道,“权威人士”还会被人民日报继续使用,在建设而非革命的话语体系之下,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

文/司徒格子

相关报道: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谈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人民日报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龚雯、许志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走势备受国内外关注。对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正确认识、保持定力、有效应对?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聚焦重大经济问题,回应社会各界关切。

目前增速回落是否合乎预期?权威人士认为,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要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

经济运行为何出现走势分化?权威人士表示,这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怎么办?权威人士说,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投资本身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当调工资、增收入、完善社保制度都是必须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

如何看待经济运行风险?权威人士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宏观调控应当从何处着力?权威人士强调,宏观政策要把握好分寸,不过头,也避免不及。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矛盾。因此,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

一问: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总的看,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问: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进一步回落。4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季度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对当前的增长速度究竟应当怎么看?

权威人士: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总的看,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以一季度为例,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GDP增长7%,合乎预期,在全球范围是很快的,而且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增量也较大;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就业形势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比增长8.1%,各项民生指标继续明显改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些新增长点破茧而出。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

尤其要看到,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增速虽有放缓,但消费增长比较稳健。收入分配结构也在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里人,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在缩小。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了5.6%。一些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在加快孕育。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问:对于目前的增长态势,社会反应总体上还比较从容,但也存在一些担忧和疑虑。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前景?

权威人士: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幅度也比现在大。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一方面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一方面积极应对,抢抓机遇,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问:经济运行走势分化

“几家欢乐几家愁”,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问:今年经济运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走势分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权威人士:当前确实存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何会这样?因为全球供求格局变化了,国内又进入“三期叠加”阶段,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调整必然带来分化。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调结构动手较早,开始企稳向好,有的甚至较为乐观,对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信心更足了;而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有的也知道要转方式,不转不行了,但还要一个过程。从产业看,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一资”行业用电、生产、投资、效益等指标下降,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相对强劲。从企业看,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缺特色、调整不及时的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有的已停产半停产;而善于捕捉市场机会,重视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品牌价值、搞技术创新的企业,日子比较好过。

走势分化,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问:目前,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在继续,其间也伴随着痛苦,这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权威人士: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目前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重组加快。同时,部分领域、产业和地区经济风险有所加大。必须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需要不断往前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这一关我们不得不闯过去。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早调早转就主动,晚调晚转必然被动。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就是在一次次闯关夺隘中发展壮大的,一年有一年的问题,不可能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三问: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其必然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即近期和长期相结合、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

问: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备受关注,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的问题还在发酵。您认为该如何应对?

权威人士: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要看到其必然性。这里面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的因素,也有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的因素;有经济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也有一些主观因素。从现状看,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拿出给力的措施。

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近期和长期相结合。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行不通了,继续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加未来调整压力的增长也要不得,近期采取的稳增长政策要有利于长期发展政策目标,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避免引发更多矛盾,调结构、促升级的政策也要有利于短期增长,二者应当结合起来。不能为了眼前刺激增长就不顾结构、质量和效益了,对调结构有好处的促发展措施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是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发展政策要符合改革目标要求,也要通过改革举措来落实,改革举措要以发展为导向,多出台一些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有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提早出台,有一些改革措施从长远讲是好的,但当前可能会加重企业负担或者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慎重权衡。

三是国内和国际相结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宏观政策既要考虑国内因素,也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投资本身要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消费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潜力,使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

问: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重量级“马车”,能否在这方面释放更多动力?

权威人士: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投资本身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首先是方向,必须选对项目,力求有市场,有长期回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投入到符合发展方向的地方。其次是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目前居民储蓄率很高,海量资金无处可去,人们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缺乏资金保障。所以,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必须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打通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投资。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当调工资、增收入、完善社保制度都是必须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数千万贫困人口消费倾向最高,加强精准扶贫,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转化为新的消费热点。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应提高消费品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使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可观的,一个黄金周就能在境外刷新人家的销售纪录,关键是我们要有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有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对质量好、服务好的消费品和服务性产品需求很旺,如果能有效激活,会形成巨大的增长动力,留住宝贵的消费资源。

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问:除了适度扩大需求,缓解下行压力的根本之策是什么?

权威人士: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全球看,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中央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多项部署,关键是抓好落实,抓紧推进。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不要说全面收获,可能早期收获都见不到。但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创新是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现在势头很好,我们要浓墨重彩做好这篇大文章,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

四问:经济运行风险防控

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须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问: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呈现高杠杆状态。怎么看待这些风险?在防控风险中需要注意什么?

权威人士:风险防控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不出风险,经济就能保持稳定增长。

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国广义信贷和GDP之比是176%,比2008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从结构看,这几年债务增长最快的是非金融类企业,其债务余额已占到GDP的125%,在世界上处于高水平。高杠杆企业主要来自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部分国有企业,要高度关注这些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情况。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一些地区出现连续性下滑,也可能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中央已经对化解产能过剩做出全面部署,要继续稳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有些不得不破产的企业应依法、规范、有序处置。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冒进求成,但也不能裹足不前,应当区别对待,积极稳妥。楼市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要抓住市场调整的有利时机,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势,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微观看,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

五问:宏观调控着力点

把握好分寸,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在加大力度稳增长的同时,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

问: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也不乏认为要进行“强刺激”的声音。宏观调控应当如何着力?

权威人士: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经济矛盾、经济特点,比我们已知的要复杂得多,宏观调控也需要适时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方式。总体上还是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同时注重统筹协调、均衡搭配。

把握好分寸,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今年的宏观政策主要注重两点:一是用多大力度,二是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宏观政策要有一定力度,达到稳增长的效果,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是,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的GDP,这是“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

因此,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底线。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面上升,财政政策要把为企业减负担、降成本作为政策重点,谨防出现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减少但税负增加的“逆周期”现象。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现在价格总水平涨幅较低,常规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所加大,但也不能放水漫灌,而要注意“度”,注重精准滴灌,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又防止增加宏观经济的总负债率和杠杆率,在稳增长和降杠杆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要坚持“三个不变”

问:稳定的经济离不开稳定的预期。请问在稳定社会预期方面,还需要做些什么?

权威人士:受复杂局面和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稳定预期至关重要。市场预期与经济发展可以彼此促进、良性循环。预期稳,信心增,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应当看到,党和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对企业家的支持是一贯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