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4月20日——“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时值第27个肿瘤宣传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今日举办RDPAC 2021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聚力创新药行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报告发布会。
本次会议由RDPAC执行总裁康韦主持,特邀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秘书长邵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翟所迪,前FDA资深专家、泛生子首席医疗官胡云富,辉瑞公司全球战略及业务发展亚洲负责人杨樱,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药物发展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王莉等来自产、学、研届的资深行业嘉宾出席,并就如何提升我国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以及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创新药行业应该如何联手各界持续发力等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为我国肿瘤防治建言献策。
RDPAC执行总裁康韦在致开场辞时表示:“目前我国癌症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是40%,比10年前上升了10%。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生物医药研发技术的突破,癌症靶向治疗、免疫肿瘤治疗、基因疗法问世,使癌症5年存活率大大提高。中国自2015年药监改革以来,创新药的审评审批大幅提速,过去五年中国共上市200个创新药品种,其中33%为抗肿瘤药物。同时自2017年起医保局每年更新药品目录,有几十种抗肿瘤药物已纳入医保,价格大幅下降。目前,中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与发达国家接近70%的水平仍有差距,导致这一差距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肿瘤发现的晚 2、肿瘤治疗技术不规范 3、医疗资金不足及筹资方案有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故部分接受谈判药品治疗的患者自付比例仍然较高或在医院用不到这些药。这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合作实现癌症的早筛、早诊及早治。最终实现把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15%,在2030年达55%。”
(图片:RDPAC执行总裁 康韦)
癌症已经成为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一个癌症大国,每天约1 万人确诊癌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400万,死亡病例大约300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成为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在此次会议中RDPAC正式重磅发布的《聚力创新药行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报告(以下简称RDPAC报告)预测,到2040年,我国疾病谱的变化会与部分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德国)相似,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和癌症负担最重。
RDPAC市场准入总监袁准对RDPAC报告进行全面解读。创新药对提升患者五年生存率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包括靶向药、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的肿瘤特药能显著提升癌症患者预后。以我国癌症死亡率最高之一的肺癌来说,肺癌患者因免疫疗法,五年生存率较化疗可以提升10个百分点,乳腺癌HER2突变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提升15个百分点。
(图片:RDPAC 市场准入总监 袁准)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秘书长邵明在发布会上进行了“科普的力量”主题分享,他期望全社会意识到:“就癌症防治而言,做好对大众的科普教育十分重要。”中国抗癌协会在癌症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科普工作,他表示:“目前我们正通过积极开展肿瘤科普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各类肿瘤科普教育活动,加强健康科普专业人员培训,大力推广相关科普工作。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发现,由于用不上、用不起肿瘤治疗创新药物,给肿瘤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因此,我们呼吁全社会都一起来努力,让癌症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创新药,提升5年生存率,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减少家庭的负担。”
(图片: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秘书长 邵明)
早筛早诊治、合理化用药、突破性手段、中外合作点亮抗癌之路
在会议的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们探讨了如何提升公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癌症防护意识和创新抗癌药可及性,减轻癌症患者治疗负担和社会负担。综合嘉宾们的观点来看,早筛早诊治、合理化用药、探索创新的突破性技术,是科学防治癌症的最佳手段。
(图片:嘉宾讨论现场,左起分别为
RDPAC执行总裁 康韦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 顾晋
泛生子首席医疗官 胡云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翟所迪
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药物发展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 王莉
辉瑞公司全球战略及业务发展亚洲负责人 杨樱)
泛生子首席医疗官胡云富博士曾带领团队负责审批并监管癌症体外诊断产品及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参与审批FDA目前批准的仅有的两款癌症早筛产品。他表示:“癌症早筛已被科学界公认为解决癌症顽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对癌症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的关键。在肿瘤的精准治疗上,我国二代测序技术的渗透率与国际相比仍很低,百姓尚缺乏早筛查早发现的意识。因此,加强科普工作,推动我国癌症早筛技术变革和水平提升对癌症防治尤其重要。”
去年12月底,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对抗癌药的临床使用进行规范指导,也让业内进一步合理用药。当前,在我国医保基金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抗癌药规范化临床使用迫在眉睫,将有助于医保基金得到高效利用,减轻医保和医疗支出负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翟所迪表示:“药物持续评价是全生命周期的评价,国家在鼓励创新药物研发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创新药物综合评价。药物评价是帮助创新药物进入医保以及医院的重要方法,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我们期待通过各方积极协作,让更多的创新抗癌药进入临床,并重视规范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延长生命的希望。”
首钢医院院长顾晋表示:“癌症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预后。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要想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应尽快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推行肿瘤规范化、诊疗规范化,整体提高肿瘤诊疗水平。医院医生也要持续学习相关知识,增进对创新药领域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了解,从而真正帮助患者,造福患者。”
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药物发展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王莉从创新研发的角度强调:“近年来,跨国药企在中国与国际研究机构、各领域专家紧密合作,开展多元的药物研发创新合作模式,中国参与创新药临床研究的增速显著,也让全球同步开发引进创新药逐渐实现。早日实现全球主要市场的同步创新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提升我国医药基础创新能力,积极加入甚至引领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够切实让中国患者及时享受全球药物创新的成果。”
在全球化的今天,药物创新离不开跨国和本土企业的强强联手,目前中外合作研发抗肿瘤药让中外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创新药的案例不乏少数。去年辉瑞与本土生物制药公司基石医药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抗肿瘤核心产品PD-L1,使中国的肿瘤药物开发惠及全世界。辉瑞全球战略及业务发展亚洲负责人杨樱表示:“外资药企拥有丰富广泛的全球资源和网络,而目前中国本土有一批极具潜力的生物制药公司正脱颖而出,所以双方合作可谓强强联手,合作共赢,将更多中国本土优秀肿瘤产品惠及全世界患者。在攻克癌症面前,仅凭一两家制药企业或一两款药物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制药行业需要加强合作,在‘科学致胜,共克癌症’ 的理念下,不断发展治疗癌症的创新突破性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RDPAC报告显示,2040年,中国可通过“治未病”、“治已病”和“未治病”三大健康提升抓手降低最多55%的总体疾病负担,延长全民健康寿命。这三类健康干预措施都与创新药行业息息相关,主要发力点在于通过参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助力预防手段降低约25%疾病负担;通过提升创新药品可及性,助力治疗手段降低约10%疾病负担;推动研发突破性技术,提速新治疗手段降低约 20%疾病负担。
如需获取《聚力创新药行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报告全文请访问RDPAC官网。
关于RDPAC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是一个由44家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的跨国制药企业组成的非营利组织,隶属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截至2020年6月,RDPAC会员公司已在中国大陆设立了47家工厂,25个研发中心。RDPAC成员与中国政府、本土医药企业抱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希望中国成为医药创新大国。RDPAC期待有机会和中国政府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实现这一愿望,使创新药物惠及更多中国和全球患者。
关于RDPAC《聚力创新药行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报告
该报告深入剖析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事业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创新药行业将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与医药卫生体系中其它相关方紧密协同合作,共同助力和实现从预防、到治疗、到突破性创新研发的三大健康提升抓手。围绕治未病、治已病和未治病三方面,创新药的研发及普及对患者和社会具有多重价值,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延长平均预期寿命,减少医疗费用以及促进经济发展。
来源:健康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