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

今天夏至,冬病现在开始预防

2016-06-22 09:38 | 来源:

   每年6月21日、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最长的一天,万物繁荣到极致,阳气也到了最盛的时候,接着就要迎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了,想想都紧张。

    但是在古代,古人对夏至的描述却充满诗意。《礼记》是这么写的:“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是不是很美?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这两个节气都是阴阳转换的节点。夏至时可以借旺盛的阳气帮扶身体,冬病夏治。本期节气养生,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医师金涛,讲讲夏至之后,生活起居要注意些啥。

    候:

    用午休弥补夜晚睡眠

    这一周,杭州大概会瞬间进入类似“盛夏”的状态。

    中央气象台说,随着降雨停歇,江南、华南地区炎热将进一步升级,南方地区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35℃以上的高温天得持续10天以上。

    这还不够!气象台还提醒南方小伙伴,你们那些地方,由于湿度大,体感温度会到达40~45℃!紧张了吗?这时候,多希望天气预报不准啊。

    中医认为,暑热伤于心,心主神志,所以天一热,就容易烦躁,心神不宁。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温天,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会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发生“情绪中暑”。

    怎么预防情绪中暑?除了调整心态之外,日常起居的这些细节也不要忽略。

    金医生说,睡眠不好、疲劳,容易让人产生烦躁等负面情绪,所以好心情,离不开好睡眠。夏天昼短夜长,很多人的活动时间也自然延长了,晚睡早起,睡眠时间难以保证。所以,最好能利用午休,弥补夜晚睡眠不足。

    饮食上,吃清淡的果蔬,及时补充水分。“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北方,很多地方有夏至吃面的习俗,夏至新麦登场,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在里头。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中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从养生的角度看,夏至吃面,还是养心的呢。

    古时,夏至是个重要节日,宋代时朝廷给百官放假三天,让他们回家休息。如今虽没有假期,希望大家也要注意,不要太累,不要太作,该睡就睡,吃清淡些,安然度过夏至。

    疗:

    阳盛阴虚的人要慎重

    这些天,各大医院的冬病夏治预约,已经忙碌起来。这些年,贴敷贴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似乎是抱着“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想法去的。

    现在网络购物很发达,连穴位贴敷的材料都能网购得到,金医生提醒大家,冬病夏治,应该根据病症和寒热虚实等性质,结合患者个体体质进行,可别自作主张;那些阳盛阴虚的人,可能并不适合贴敷贴,也别盲目跟风。

    他解释说,冬病夏治的原理,是激发身体阳气来治病,如果已经因为体内阳气太盛,口干眼干得厉害,再去升阳,岂不是火上浇油。

    中医认为,冬病的形成,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患者阳气不足为内因。三伏天,阳气旺盛,阴寒之气消减,此时如果能顺应节气,温阳补益,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扶正补虚的作用,使人阳气充沛,经络气血通畅,虚寒体质得到纠正,达到预防疾病发作的目的。

    夏治的病,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另外,皮肤病、耳鼻喉病、妇科病都可以应用,治疗的手法,除了敷贴,还有针刺、艾灸、穴位注射、夏季膏方……五花八门。

    她碰到过一个女孩子,因为痛经、贫血、失眠来就诊。这个女孩子,一个月只有四五天不来例假,所以血色素很低,第一次就诊时查出来只有4g多,脸色微黄,20岁女大学生的青春气息,在她脸上一点看不到。

    女孩子是典型的气血两虚,金医生为她开了益肾补血的膏方,帮她调理气血,养血安神。最后一次复查,血色素恢复到12g,已经在正常范围,最明显的是,气色好了,人也变漂亮了。

    冬病夏治效果怎么样,除了医生辩证,自己的配合也很要紧,比如治疗期间,饮食要清淡,辛燥伤阴,要慎用;寒凉食物,容易导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也要少吃。认真听医生的嘱咐,别贴了膏药,吃了膏方,其他什么都不管了。

    食:

    来碗荷叶粥消暑利湿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容易食欲不振,过了一个夏天,人瘦下一大圈。金医生给大家推荐几款夏天的茶饮和药膳,帮助大家改善暑天可能出现的不适。

    有些地方,夏至有吃黄芪炖鸡的习惯。黄芪,是金医生很推荐的一味药,是物美价廉的补气良药。《本草求真》中,黄芪被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很突出。

    “一夏无病三分虚”,他觉得,那些气短气虚,神疲乏力、大便溏稀、经常出虚汗的人,炖鸡汤的时候,可以放些黄芪,也可以用黄芪泡水,或者煮粥,补而不烈,循序渐进。

    夏天胃口不佳,还可以煮荷叶粥。荷叶有清暑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暑热烦渴;脾虚少食等,用荷叶熬粥,再加些茯苓,消热解暑的同时,健脾利湿。

    到了夏天,不少餐馆都会提供酸梅汤、大麦茶,金医生说这两种茶饮也非常适合夏天。自己在家做酸梅汤,可以加些甘草、山楂,生津止渴,也可以促进消化;大麦,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凉,有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下气的功效,炒制后的大麦,味甘微苦性平或偏温,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夏天喝大麦茶,对改善因为天气炎热导致的食欲不振、困倦乏力有一定帮助。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个经典名方:甘麦大枣汤,对缓解炎炎夏日带来的烦躁、焦虑,也有帮助。这个方子,用到了甘草、小麦和大枣,三味药都是药食同源,性质平和,甘润平补,有养心调肝,和中安神的作用,可以煮汤喝,也可以熬粥。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