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1日电短评:以更高检测水平保障血液安全
新华社记者罗鑫、张兴军
“世界献血者日”即将来临,国家卫计委11日召开全国血液管理大会,明确提出要健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确保今年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基本全覆盖。这一重大举措,对提升血液质量与安全供应,将产生重要影响。
“鲜血诚宝贵,助人价更高。”近年来,无偿献血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扩大,无偿献血“开源”成效显著;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节流”的作用。血液日常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使得大量紧急医疗救治顺利开展,挽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重视。诸如血液管理与无偿献血工作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血站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发展不协调、季节性和区域性的血液供应紧张时有发生,特别是血液的安全问题,尤其让公众关心。
从既有事实来看,血液安全问题多与输血“窗口期”有关。由于人体感染某些病毒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检测出来,如果献的血真有病毒但无法检出就用于临床,就会形成输血“窗口期”,造成血源安全性问题。
采用当前医学界较为先进的核酸检测技术,能够极大地缩短一些病毒的“窗口期”,尽最大可能检出病毒,提升血液的安全性。由于核酸检测技术对设备、实验室条件和操作人员技术等要求较高,一些中小血站难以使用这一技术。此次卫计委提出2015年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基本全覆盖,对于提升广大基层血站的检测水平,将产生明显推动作用。
以补齐血站技术检测短板来降低血液感染风险,当然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健康献血知识的宣传,劝止有传播疾病风险的高危献血者,从源头上把控血液质量。同时,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窗口期”血液的检测与病毒灭活科研攻关,从长远提升“窗口期”技术检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