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泸州商会:抱团取暖编织江湖梦想(上)

2014-01-05 11:02 | 来源:



作者:初旭 柯娟
 
近年来,在商贸这片热土上,掀起了一股“商会热”。提到商会,很多人觉得它很强大,也很神秘。 但是,商会又在我们的身边触手可及。从日化、医药、古玩到奇石、服装、家居建材等行业 ,温州商人、福建商人……他们无处不在,他们从不同地域齐聚泸州,他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支撑:商会。
  新的经济环境孕育出了新的商会文化。当“温州商会”成了一种经济现象,与时俱进的商会组织,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经济力量,它不但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也成为推进城市变革的活跃力量。商会,演绎出了新的商业传奇。为以飨读者,我们的报道分上下两篇,为您揭开泸州商会江湖的神秘面纱。
 
泸州商会知多少
  粤商、潮商、闽商、浙商、苏商、沪商、鲁商、豫商、晋商和川商,这些极具地域特点的特色商帮,早在商会出现之前就活跃在全国各地。如今,他们通过“商会”的形式,再次登上中国的商界舞台。独具泸州特色的泸州商人,在这个资本为王的市场经济时代,也开始共建平台,“抱团取暖”,开发着一块块属于自己的版图。用集体的力量展现着商人们创造财富的胆识、智慧与传奇,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思索。
  自2000年首家泸州异地商会———温州商会挂牌成立算起,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商会诞生。短短10多年时间,十几家本土和异地商会争先恐后宣告诞生,腰缠万贯的投资客们,开始借助彼此的力量,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里,编织着自己的江湖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泸州为商会提供了发展机遇,商会也开始改变着泸州。
  日前,记者从泸州市工商联合会(总商会)获悉,泸州本土市级商会已成立了21个,其中包括泸州创业商会、企业互助商会、服装商会、女子商会、古玩商会、医药商会、车友商会、王氏商城商会、日化商会等等;泸州在外商会成立了10个,其中市级7个:昆明泸州商会、深圳泸州商会、北京泸州商会、成都泸州商会、中山泸州商会、重庆泸州商会、攀枝花泸州商会;县级3个:成都纳溪商会、成都和北京合江商会。异地在泸商会成立了2个,也就是今天的温州商会和福建商会。据泸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总商会副主席万先成介绍,很多地域性、行业性商会正在泸州扎堆破土,还有若干个商会正在筹备之中。
最近,泸州市创业商会与泸州市服装商会签约战略合作。标志着两个商会将实现强强联合,是泸州市商会之间合作发展的一个经济体探索,必将为两个商会的会员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共享。这是商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开始成立商会的初衷。
泸州第一本土商会崛起
  除了最早成立的在泸外地商会——温州商会外,2001年成立的泸州公交商城商会,应该是泸州最早的本土商会,它的崛起是泸州商会的新起点。
  2001年6月16日,泸州公交商城商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泸州成立的第一个商会。以后每年的6月16日便是公交商城商会的生日,也是全体商会会员的生日。
  当时,公交商城的个体经营户已有好几百户,颇具影响力,他们来自于泸州的四县三区以及周边城市的乡镇。在外漂泊创业,那种安全感和精神慰藉的缺失,加之群龙无首,让个体商户们产生了“我想有个家”的愿望。何泽玉见证了当年商会的成立,1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公交商城,对于商会的点点滴滴,他记忆犹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公交商城商会成立以来,就任常务副会长的何泽玉无限感慨。他谈到,公交商城成立之初有一百多家会员,到如今也是一百多家会员,只是已不是当初那些老商家,每年都有老会员离开又有新会员加入,只有公交商城岿然屹立。
公交商城一直属于回龙湾商圈的龙头,生意曾一度火爆兴旺,这里汇聚了童装、男女时装、家纺等各类商品的零售批发。“公交商城是一个四合院,来往人群总是络绎不绝。”
何泽玉说,他是1996年到公交商城做生意的。那时商户很多,他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家。商户们每天都会碰面,很多人都是熟识的,却不知道该怎么联系更紧密。直至公交商城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要与政府部门沟通、咨询法律援助……“当时杨光群是公交商城的经理,在他的提议下,个体商户们纷纷感到成立一个‘组织’非常有必要。于是,大家向泸州市工商联和民政局提出了申请,泸州市第一个商会就这样应运而生。”
  据何泽玉介绍,公交商城商会成立后,会员们遇到事情再也不是群龙无首,商城内的五个区域也有了专门负责人,秩序管理井然有序。“其实有了商会之后更像是有了一个家。”何泽玉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他记得在商会成立之初,商会的客车送几个会员去成都进货,在简阳不幸遭遇车祸,两人受伤一人死亡,商会立即组织捐款,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望。之后,死伤者的家属们都说,商会很温暖。类似这样帮助会员的事情很多,甚至会员家里闹矛盾无法协调时,也会找到商会。
  公交商城商会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公交商城走出去了很多大老板,他们在这里积累壮大走向四方,很多小商户又搬进来加入商会,在这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个性。身在商会20年的何泽玉最后总结到:公交商城商会是个体小商户抱团取暖的一个家,是市场经济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不变、公交商城屹立不倒,商会就会不断发育,会员会不断更新,在变化中不断发展。
时下,公交商城商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己的年会,会员们都期待着举杯相逢的日子。
 
商会是个大家庭
昆明市泸州商会秘书长杜卫国这样定义“娘家”的作用,“有困难找商会、缺资金找商会,甚至是想吃家乡菜,也要去商会的会馆。”外地城市中极具泸州特色的饭店,正是一个个在外泸州人消解乡愁的地方。“每个周末,你都可以看到一桌或几桌人围坐在一起,说着家乡方言。”
  中国人讲究乡土情结,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商会也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同乡会的角色,每当有老乡需要帮助的时候,商会都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在昆明,商会成了泸州商人的家,在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深圳,何尝不是如此呢?家成了商会的另一个代名词。
在泸州本土,商会也是泸州商人的大家庭。泸州创业商会会长赵树辉告诉记者:创建于2013年4月的泸州创业商会,是一家“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出发点的商会,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业平台,努力为会员企业搭建互助、互利、共赢的创业新平台,把“创业梦想”转变为“创业行动”、把“创业项目”付之于“创业实践”,努力成为创业者初创企业的“孵化器”,成为培养泸州市企业家的新“摇篮”。把醉美泸州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成了现实的城市竞争力,助推泸州企业走出泸州、走向四川、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商会成立半年多时间来,活动不断,新会员也源源不断地加盟到“泸州创业商会”这个大家庭来,这个商会也因此成为泸州关注率较高的商会之一。据了解,创业商会由40多家中小企业组成,会员企业出资共4.5亿元,会员企业间相互帮扶、共同发展。商会聚集了泸州商界的大部分精英,会员企业涵盖了泸州房地产开发、酒类产业、包装贸易、汽车贸易、服装贸易、物流产业、装饰建材行业、医药卫生等行业。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近10家,从业人员有1万多人;酒类企业10家,从业人员有2千多人。该商会的成立,起到了提升企业的品牌竟争力,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的作用,同时促进了我市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助推我市各类中小企业更大更快发展,该商会的成立也必将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泸州的女子商会,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了泸州女性及周边城市的成功女性,以“共襄共存,公益商道,扶弱助微,共举共荣”为办会理念,充分发挥商会“平台、交友、互助”的优势,搭建泸州女子创业服务平台、女子兴业之家和爱心帮扶平台,将商会办成所有会员和服务对象的温馨家园,让女企业家和女强人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担负起社会责任,顶起泸州商界半边天。
  目前,女子商会有上百名各行各业的女商人汇聚在一起,推选宋俐为会长、夏小平为常务副会长,但会员们没有称呼她们二人为会长、副会长,而是称“宋二姐”“夏二姐”。每天中午,到商会办事的会员都会在商会午餐,凳子不够了,她们或站或坐,围在一起,其乐融融,更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对于商会来说,可谓:乡情浓如血,商会是娘家,抱团同创业,啥事都找它。
相关连接
福建商会,把企业开遍泸州各地
年少立志 艰苦创业
刘义腾出生于福建长乐,那是一座孕育民营钢铁企业家的城市。在他年幼时父亲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商人,所以对于年幼的刘义腾来说,耳濡目染,并接受着周边经商文化的熏陶。年少便立志要成为一名企业家。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有未来。年少时播种的梦想在发光发热,并一路指引着刘义腾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长大后的刘义腾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1995年刘义腾只身来到四川考察,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很快把目光抛向了泸州这块市场。经过自己深入地调研,觉得泸州地理位置好,紧挨着重庆和云贵川,交通也十分的便捷,而且钢铁市场前景广阔,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正所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了。于是,他就在泸州投资了几百万建立了我市的第一家钢铁厂。刘义腾回忆到,虽然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迎来了建设的高潮,随之出现的却是钢材供不应求的局面。但万事开头难,刚来泸州时,本地人存在着排斥心理,自己又没有什么关系网,而当地政府也不怎么给力。最后,自己是靠着毅力硬撑下来的。当刘义腾说到“毅力”跟“硬撑”这两个词时,似乎加重了语气,我们从中隐约可以看到当年刘义腾在创业之初的艰苦历程。(下转14版)商海遨游 铸就“城坤”
在创业大潮的涌动下,只有不甘平庸、勇于进取的人才能最终摘取成功的果实。正如刘义腾所言:一路走来坎坷是不少,但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为成功而拼搏,就像奔向一个遥远的目标。
刘义腾在1995年成立了泸州益鑫钢铁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泸州益鑫金属回收有限公司、泸州致远物流有限公司、泸州盛泽经贸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组建成泸州城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泸州市最大的一家钢铁企业,刘义腾便成为泸州钢材市场份额最大的掌舵人。
共建商会 回归桑梓
如今事业有成的刘义腾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十分的谦虚,觉得自己这只是小打小闹,运气比别人好罢了。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刘义腾的人生信条。在他事业有成之时,仍然不忘老乡的发展,他带领老乡一起谋发展,共建商会。
四川省福建商会泸州分会的筹备工作,自2010年3月正式展开。在省商会秘书处的积极推动下,作为省商会副会长单位的刘义腾勇挑重担,集合在泸闽籍企业力量,搭建泸州商会的基本架构。同年8月8日,泸州市福建商会正式成立,刘义腾也众望所归地被选为商会会长。
商会得到了在泸闽籍企业家、闽籍亲属的认可,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和信息交流平台,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闽商之家。截至2013年12月,商会已有会员企业近200家,遍布泸州三区四县,主要从事钢铁冶炼、房地产、金融、矿产、建筑建材、五金机电、商贸物流、医疗器械、加油站、珠宝首饰、服装鞋帽、餐饮娱乐等十几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在泸闽商总投资100多亿元,利税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口10多万人,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商会积极参与抗震救灾、修桥铺路、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性活动,2012年被四川省工商联授予“先进商会”等荣誉称号。
三年历程 腾飞发展
目前,商会已经历了3年多的历程,这对于一个商团组织来说仅仅是一个起点,“应该说我们还在不断学习中摸索、前进,怎样做好一个能诠释闽商精神、团结广大在泸闽商的社团组织是泸州市福建商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刘义腾简单而有力地说道。
2013年是泸州市福建商会换届年,这是承上启下、开拓进取的新时期。在以刘义腾会长为首的第二届理事会班子的带领下,相信在所有闽籍乡贤的共同努力下泸州市福建商会新的一届将会是腾飞发展的时期,商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刘义腾告诉记者:泸州市福建商会的成立,不仅弥补了闽商在泸州无商会组织的空白,而且拓展了泸州与闽商的合作空间,希望广大在泸闽商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将更多的闽商、更好的项目和更新的理念带来泸州,积极推动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初旭,原名王先军,四川古蔺人,大专文化。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北京五洲图片签约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在泸州晚报任记者多年,现就职于酒城新报,从事采编工作。作品散见于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知音》等全国若干报刊。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山地风流》和报告文学集《遍地英雄》,主编了《最泸州——泸州建市三十周年专辑》,与人合作出版了《巴蜀名胜楹联大全》、《打官司丛书——包赢不输》。独立创办了中国天机网www.zgtianji.com、中国家居网www.jiaju86.com、西部旅游www.xbly168.com和健康在线www.jiankang086.com。与人成功地策划了电影《李小龙外传》、《追星家庭》、《枪声》以及轰动全国的“征婚救亲”等新闻事件,先后成功地包装推广了“巴蜀笑星”张德高、“当代李小龙”陈天星、“川南魔王”陶建萍、毛泽东特型演员缪世璇、毛体书法家王先伦。主要擅长于新闻策划、深度报道、企业策划、人物专访、网络推广和新赋体的写作。
       需要采访推广的企业和个人,请联系。
联系手机: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QQ:122701163   739238666

柯娟:酒城新报记者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