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古彝源地遭旱灾 马蹄儿女战旱魔
——马蹄乡抗旱救灾纪实
作者:丁朝阳
马蹄乡地处四川古蔺西南部,因水利基础设施较薄弱,加之属于干热河谷气候,历年来饱受旱魔之害,今年旱情尤为严重。在严峻的灾情面前,各部门,乡村干部,党员群众紧紧围绕在乡党委政府周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奋力抗灾,用一腔热血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谱写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马蹄抗旱新篇章!
思路明确抗长旱 田间地头核实情
针对马蹄乡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乡上在每年年初即制定有三防一抗应急预案以及重要时期干部值班值守纪律要求等文件。早在5月下旬,乡党委政府领导就综合气象预报,历史旱情等各方面因素有预见性地开展抗旱准备动员工作。党委书记杨震亲自挂帅,成立抗旱领导机构,召开乡村干部抗旱动员大会。与会人员从思想上引起了高度重视,认识到从6月开始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抗旱救灾。于是,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纷纷行动起来,立足抗旱,做足了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自6月8日以来,马蹄乡连续62天无有效降雨,旱情发生后,党委政府决定将乡干部分为9个组对全乡范围内9个村进行旱情损失统计核实,形成结合各村实际的旱情损失调查报告,由党委政府研究制定抗旱救灾工作方案,确保抗旱救灾工作有序开展。经核实,全乡受灾9个村72个村民小组,5335户、24968人,其中9个村48个组9383人饮水困难,急需饮水救助16个组4383人,大牲畜6673头。水稻受灾8200多亩,玉米受灾11000多亩,甜橙受灾31000多亩,核桃受灾2100亩,脆红李受灾90余亩。池塘断水92口,干裂42口,饮水井断水380多口。
干群同心抗旱魔 众志成城保民生
“旱情就是命令。”部门、村组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最大的事情、最紧迫的任务来贯彻落实,积极动员组织干部群众找水打井、抗旱保苗、生产自救,千方百计落实好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任务,至此,全乡上下200多名乡村组干部深入一线,组织6000多名劳动力,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一起干群同心抗旱,掀起了抗旱救灾的新高潮。
马蹄乡特色产业是甜橙,在这次持久的干旱中,马莲普3000亩甜橙核心区出现部分土地干裂,甜橙苗缺水旱死等情况,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无能为力。往年为了抗旱,绝大多数果农在干旱少雨季节,可以用抽水机从马蹄河抽水抗旱,勉强能解决甜橙果树的用水,但因连续高温高热天气需每天抽水灌溉,经济成本非常之高,普通村民已经不能承受,只能眼睁睁看着甜橙苗木枯死。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书记杨震、政府乡长杨勇与马岭村村长李先华一起专题讨论并且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同商量如何提水灌溉解决马莲普甜橙核心区旱情问题。经过群策群力,最终马蹄乡通过车辆送水灌溉、水泵提水浇灌、水袋装水滴灌等形式,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万余元,投入抗旱人员1000多人次,铺设抗旱输水管道5000余米,购置租借大功率抽水机20余台,动员群众自愿投入水泵40余台,动用机动运水车辆20余辆,发放抗旱水袋20000余个,整合利用各类水资源全力保障核心区灌溉用水,有效的缓解了核心示范片旱情,保证了马莲普核心示范片3000余亩甜橙苗的成活,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程度,保障了民生。
大纛出动鼓士气 打赢抗旱攻坚战
为使特殊时期保证所以干部都到岗到位,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坚持值班值守和一线抗旱制度,马蹄乡党委政府特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执行制度中,书记杨震、乡长杨勇发挥“帅旗效应”以身作则,从严要求自己,从不搞特殊化。在近62天的抗旱救灾中,他们没有休过一天假,周末也一如既往地带领广大干部坚守工作岗位。
党委书记杨震在抗大旱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顶着高温,迎着热浪,早出晚归,汗流浃背,始终坚守在抗旱一线奔波操劳督查指导抗旱工作,他走到哪里都要在村间邻里转一转,亲自察看村民饮用水源和粮食储备是否充足,看见孤寡老人家中由于缺乏劳力出现饮水困难时,他甚至自己挑起水桶到一公里外的水源地挑来清澈的井水,望见书记在烈日酷暑下一身汗水,浑身湿透的样子,村民们很是感激地说:“你们当领导的,多次来我们指导并帮助我们抗旱救灾,真实我们的贴心人呀!”
乡长杨勇因人事交流到马蹄乡才一个多月,他利用抗旱工作深入各村组尽快熟悉了全乡工作,了解了全乡的基础情况并很快投入了抗长旱的工作中去,他时常和村组干部、群众们坐在一起共商抗旱救灾大计,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奔走于各村参与抗旱工作时,有认识他的村民劝他先坐下来休息休息时,注意身体,而他却一笑了之,并调侃道:我有腰椎间盘突出,这样经常跑跑跳跳,有利于病情好转。随后继续投入抗击旱魔工作中去。
马蹄乡的两位党委政府领头人,在抗旱的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心底无私天地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旱之年抗大灾,把旱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用满腔的热血谱写出一曲最为动听嘹亮的抗旱赞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