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尔11月16日电(记者权香兰)韩国金融委员会证券期货委员会常任委员俞在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韩国资本市场是在政府主导下开放的,并将外国资本一步一步引进股票市场中,推动韩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正常化。
俞在勋是自韩国资本市场上世纪90年代正式开放以来,为韩国证券市场发展方向制定政策和法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主导并见证了韩国资本市场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因此被业界称为韩国证券界“第一人”。
据他介绍,韩国自开放证券市场开始,就引入了外国人ID制度,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每一只股票进行分类,并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设“额度限制”,同时通过ID监管外国人投资状况。
在证券市场开放初期,韩国法律曾经规定,外国投资者最多只能购买一个公司15%的股票,后来扩大为25%,最后韩国政府完全取消了所有额度限制。最初,韩国政府对外国人加起来所拥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总额度以及对单人拥有单个公司的股票额度都有限定,目前这种限定也全部取消,外国人和韩国人拥有平等的购买股票权利。
韩国立法规定,当一个人在拥有一个公司5%以上的股票时需要登记,即“大量股票拥有报告制度”,这一法规对外国人和韩国人一视同仁。因此,当一个人拥有一个公司5%以上的股票时,这个人对其拥有的股票每进行1%的买卖操作,均会自动上报,但政府并没有权利限制买卖行为。
在资本市场开放初期,韩国政府得益于“额度”管理制度,不但可以了解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来源、主要投资方向、包括外国人买了哪些股票等信息,还可以准确地了解外国资本如何从韩国市场上流出以及流出方向等,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实施了有效监管。
继股票市场之后,韩国又开放了债券市场,目前这两大市场均处于全部开放的状态。最近,外国投资者在韩国债券市场上的投资额度不断扩大,韩国政府目前对外国投资者在韩国债券市场上的动向十分关注,也可通过外国人ID登录制度对外国投资者债券交易进行监管。
俞在勋表示,韩国证券市场开放后,经历了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以韩国的经验来看,在这种危机下,跑得最快的外国资本绝对不是股市上的资本,最容易流出的是银行资本。“也可以说,比起债券市场上的资本,股票市场上的资本更不容易流出。”
在危机情况下,如果将外国资本流出状况进行排序,银行的短期贷款应该是最先流出的部分,其次是中长期资金,然后是债券,最后才是股票市场上的资本。俞在勋认为,在银行贷款和债券方面,投资者最担心的是“本金损失”,贷款唯一的收入是利息收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银行都不喜欢再提供贷款,担心本金损失,而且,利息收入也极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银行会很迅速地进行撤资。
但股市不一样,在大盘的最低点不抛股票的人也很多,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上一般会选择长期持有,另外,想将自己手中的股票一次性全部抛出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相对来看,股票反倒是“不太敏感的资产”。
对于外国资本利用股市来恶意并购韩国本国企业的问题,俞在勋表示,在韩国股票市场开放初期,韩国政府也曾经担心过类似的事情发生,但是经验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俞在勋说:“无论多好的公司股票,外国投资者也不会一下子买很多,像30%以上的大量购买,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
俞在勋认为,如果一个外国企业真的想买一个韩国公司,也不会用购买股票的方式来进行,而是通过和韩国国内的大股东进行协商,利用并购等方式来进行。“因为就算购买一个公司的这么多股票,对于公司的真正经营管理,实际上自己也是不能来实际操作的。当然,往最坏的方向去想,有人希望恶意并购一家公司,但是至今,在韩国还未出现过一次由外国人进行的这种恶意并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