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草园地 > 正文

泸州市委常委李晓宇带队考察古蔺大树茶、金花茶资源

2016-06-01 21:57 | 来源:


泸州市委常委李晓宇(右二)与市农业局局长张兴友(左二)市林业局局长余泽华(左三)、四川梅岭特早茶集团公司董事长阎洪贵(左一)听取介绍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 窦小平5月31日,中共泸州市委常委、市农工委主任李晓宇带领市农业局、市林业局负责人及四川梅岭特早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行,前往古蔺桂花乡、黄荆乡等地,对当地的大树茶、金花茶等植物资源进行考察调研,并就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拓展思路,精准扶贫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查看《古蔺外贸志》


大树茶

看成品

金花茶

实地考察

 
        李晓宇在市农业局局长张兴友、市林业局余泽华等人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古蔺县桂花乡汉溪村,查看了千年大树茶生长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还参观了金花茶培育基地等,认真听取了古蔺县政府、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及桂花乡党委、政府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大树茶、金花茶的数量、品种及生长、采摘情况,同时还听取了四川梅岭特早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洪贵先生对大树茶、金花茶加工成本、市场前景的分析预测。李晓宇一行对古蔺大树茶、金花茶的开发利用表示极大的兴趣,希望当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策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带动老百姓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关链接:

         据《古蔺县外贸志》载:古蔺大树茶,又称古蔺大茶,分布在黄荆区笋子山一带。这里海拔1200-1500米,方圆100度华里。地边、山沟、岩坡和大森林内生长的茶树较多。据说,这些茶叶从来没有采完过。
 
 
成片的大树茶

 
       中国茶科所三位茶叶专家,于1982年来古蔺对黄荆一带的大树茶进行考察后说:“黄荆大树茶香气浓,抗逆性强,是目前大树茶中较优的品种,既可直接利用,亦是可贵的育种材料,是珍贵的茶种资源。”早在1978年“全国茶树品种志”和1980年“四川茶叶”的书刊上,均称古蔺大树茶为优良品种。 
       大树茶在这里生长有300多年的历史,茶树为乔木型,高7-9米,树幅3-5米,树姿直立,分布稀疏,叶形椭圆或长椭圆,叶脉6-9对,叶色深绿或浓绿,叶面平展光滑,叶质柔软,边绿锯齿稀疏;叶尾较长。茶树耐寒性强,每年积雪期1-2个月,厚度5-8寸,次年春茶萌芽仍比一般的品种早15-20天,产量比一般品种高30%,茶叶耐冲泡,滋味醇和不苦涩,香气清鲜,内含物丰富,适制红茶,又适制绿茶。  
       大树茶曾有过兴盛时期。据叙永县志(1935年整理)记载,“永宁县(包括现在的叙永、古蔺二县)曾年产茶5000多担。所产之茶制成做庄茶半成品,经运赤水转运泸州再运西康”。建国后,1952年,西南茶叶公司在这里组织农民生产收购大树茶的粗叶一金玉茶2000多担。
        当地人们称大树茶为荒山野茶,因系自生自灭,没有除草、施肥、修剪,采摘的方式,除在已开垦的农耕地中者外,每年在八、九月时,人们三、五成群远道去林中砍下茶树的枝条捋叶,一般是早去晚归,有的还在途中人家找宿,一人一天可得生茶叶50-150斤。1955-1960年,国家收购粗茶价格高,每交售粗茶2斤,即可购回0.5斤大米,为了鼓励农民多采荒茶,政府还给予价外补助,每交售1担粗茶,补贴3元,布票3.5寸。 
       “大树茶”加工工艺古老而独具一格,在过去产茶叶兴旺时期,大部分农家都有一个专制茶叶的窑洞。茶窑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窑,深3-4尺,内长10多尺,宽2尺。窑塘下面放些竹竿,在竹竿上面铺一层篾席。二是火道,长5尺多。窑塘和火道均用条石砌成,燃料为木柴。茶窑上盖有房子,雨天也能操作。鲜叶采回后,放入铁锅内杀青,起锅后用手揉脚踩(俗称“熊掌茶”),然后放入窑塘里的竹席上烘烤,每次能烘烤粗茶1担左右。

金花茶

 
       1952年西南茶叶公司派出茶技人员,在黄荆笋子山一带推广制作出口的工夫红茶等,1956年起古蔺县商业、农业部门,每年都召开茶叶技术培训会,茶技干部也经常深入黄荆农村指导技术。1977-1984年,大树茶嫩叶制成的烘青细茶,在外形上与云南大叶茶相似,每年产量达200余担,细茶运交宜宾、成都茶厂时按“云大”品种付给价款,每斤茶比川叶种茶价高0.30-0.60元,茶农增加了收入。  
       1982年以来,县区对大树茶的保护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984年县里还分给黄荆林区一套价值4000元的制茶机具,随着茶叶科学技术的推广,茶叶产量、品质将会有较快较好的提高。摘自【古蔺县外贸志】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