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食药安全 > 正文

春季10类食物容易中毒

2014-02-27 11:53 | 来源:

春季,万物生发,黄花菜、竹笋、野菜、四季豆等蔬菜开始出现在餐桌上,但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很多水果蔬菜也越来越容易长芽或霉变,如果吃了保存不当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尤其要警惕以下10种食物:

一、去年腌制的酸菜、咸菜。

春季气温升高,如腌制原料不够新鲜,盐量不够、腌制不透的话,酸菜和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增加,如果食用颜色过深、变黏的酸菜或咸菜,或一次吃太多,就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二、发芽土豆。

发芽或变色的土豆含有大量龙葵素,食用后易引起中毒。土豆要储存在干燥阴凉处,有轻微发芽的可剜芽削皮,并在烹调时加醋。

三、冷冻海产品。

春季是海产品的淡季,如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超过半年)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产生有毒物质。而且这些有毒物质,加热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害性。

四、有毒山野菜。

随着天气转暖,各种山野菜陆续生长。如果采食有毒野菜或者加工不当的山野菜,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将危及生命。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食,如果因食用野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四季豆。

未煮熟的四季豆含有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且其中的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四季豆还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可使人食物中毒。

六、腐烂的大白菜。

大白菜的叶子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腐烂后其含量会明显增高。一旦大量进食,经肠道细菌作用,会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

七、发芽的马铃薯。

马铃薯在发芽或未成熟时,含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应注意把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发芽的和青皮土豆制作菜肴;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至少削去0.2厘米厚度的皮肉并制熟、煮透;烧煮时可加入少许醋,能够破坏毒素。

八、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就有毒了。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便、血尿或无尿。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可以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此时再行烹调,可保安全食用。

九、野蘑菇。

每年春季,毒蘑菇生长旺盛,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发季节。毒蘑菇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容易因误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误食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极高。

十、霉变的甘蔗。

霉变的甘蔗毒性非常强,在进食2~8小时后就会出现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昏迷、呼吸衰竭,病死率及出现后遗症率达50%。

春天饮食 医生支招

如果土豆发芽较多、皮肉变色应绝对避免食用。食用发芽的土豆时,应将芽及其四周的肉挖去,烧熟后再食用,烹调时适量使用醋也能起到减少龙葵碱、避免中毒的作用。烹调四季豆和扁豆时,一定要彻底做熟(以无豆腥味、颜色变为暗绿为宜),同时,扁豆做熟后不宜久放,以免亚硝酸盐含量增多后食用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症。

食用鲜黄花菜时,应当先用开水焯一下,在水中充分浸泡、冲洗,以便去除其中所含的秋水仙碱。同时,鲜黄花菜也不宜食用过多。甘蔗颜色变成黄色或褐色、出现霉点时应严禁食用,在外面购买甘蔗汁时应选择新鲜、现榨的,以免商贩将霉变甘蔗榨汁后出售。

医生还说,野菜的种类比较多,人们自行在野外采摘时,应采摘平时熟知的野菜,不要尝试食用不知名的野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有些野菜中含有光敏物质,食用后再晒太阳会出现“植物性日光疹”,因此,平时对植物和花粉过敏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野菜。吃完野菜后也不要晒太阳,发现自己有过敏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春季食物中毒,以下步骤可缓解

食物中毒后,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多喝些糖盐水,以补充缺失的水分。症状较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症处理。

一般来说,食物中毒后可先采用简易方法催吐(如用手指、筷子等物品触及咽喉部压迫舌根部),以便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霉变甘蔗中毒患者还应注意消除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

除了食用有毒野菜、霉变甘蔗、发芽土豆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外,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气温升高,因食用变质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患者也明显增多。人们日常应注意食物的保存,一旦发生变质应避免食用。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