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希望拥有百分百的健康?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几乎从不生病,而有些人却过早衰老、药罐子离不开身?恰逢201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活动周本周在沪举行,《上海名医》记者为此探访了今年的上海书展,为市民搜罗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健康理念。
有这样一本书,书名就叫《百分百健康的十大秘密》。作者是英国最佳营养研究所创办人、营养师派崔克·赫福特,他引用了两次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博士的观点“最适当的营养是未来医疗之关键”,赫福特认为,人类大多数疾病都源于未能正确摄取最适当的营养素,而针对不同人的需要,增加某些特定营养素的摄取量可以遏制疾病的恶化,进而恢复健康。鉴于每个人的营养需求都各不相同,因此人一生健康的秘诀,就在于根据自身的独特需求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营养膳食规划。
别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药
多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那些远离文明的民族其健康及体能状况都远比现代人要好。尽管那里缺乏高科技的医术、科学家、医生,也没有巨额的探究计划,更别提有官员或政府单位关心民众的健康问题,可是,心脏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和关节炎等现代流行病却没有在这些偏僻地区的原住民中出现。而他们所食用的,也并非世人熟知的“健康”饮食。例如传统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的每日菜单包括驯鹿、鲑鱼、鲸脂等,可即便一天吃下大量脂肪和肉类,他们仍拥有绝佳的免疫力和健康的心血管。以体魄强健著称的非洲马塞族也定期从活畜上取少量肉、乳汁和生血作为主食。
美国代谢类型检测技术研究发展权威沃尔科特医师在他的新书《食物就是最好的药》中对此指出,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饮食”,因为食物本没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某人”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人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就会发展出截然不同的营养需求。比如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北爱尔兰人和凯尔特人自古以来便摄取高脂鱼类,种种因素使得他们的身体较其他民族更需要脂肪。然而,令某一族群健康且充满活力的饮食方式,同样很有可能导致另一族群罹患严重疾病。
据介绍,20世纪初期,美国医学研究者威斯顿.普莱斯博士主持了一项关于全世界偏僻、未工业化地区的人类学研究。他发现,这些原住民普遍骨骼发育良好,下颚与牙齿完美结合,呼吸、消化及其他新陈代谢功能也达到了最佳状态。但是,当这些偏僻地区的人们一旦放弃原有的饮食习惯,转而接触现代饮食,他们的健康就会急速恶化,身体很快出现畸形和慢性疾病,比如骨骼发育缺陷、牙床太小、牙齿歪斜杂乱,脸骨压缩等。
据此,沃尔科特医师在他的新书《食物就是最好的药》中提出,别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药。而正确的食物+科学的比例=健康的身体。
每个人的营养需求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各色饮食疗法——长寿饮食、生食法、无糖饮食、防癌饮食……而它们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异,甚至互相矛盾,令人难以抉择。于是,消费者只好拿自己当“小白鼠”,在“饮食轮盘”的赌局中一次又一次地下注。虽然少数人偶尔会赌赢,押中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然而大部分人却一次又一次地无功而返。
沃尔科特医师表示,多年以来,营养科学界都在制订一套“一体适用”的饮食计划,自认能适用于所有人,可是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饮食计划必须量身打造,因为存在个体差异,食物和营养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就好比某些车子要用汽油才能跑,而另一些要靠柴油来运作,我们的身体同样也有其独特的‘代谢引擎’,需要特定的营养才能有效运作。 ”沃尔科特说道,所有先进的研究和亮眼的资料乃至科学专业,倘若没有将“个人独特性”当做营养科学的指导原则,都无法真正转化为有效的临床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过去的15年间,尽管美国人通过各类报章杂志疯狂吸收着健康新知,可是他们的健康指数仍然一路下滑——肥胖症发生率增加了32%,25%以上的美国儿童存在肥胖或超重问题;美国人平均寿命明显降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脏病;慢性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沃尔科特医师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健康,直接原因是严重的营养缺乏或不平衡。只有当不再道听途说或盲目追随‘人人适用’的饮食建议,而是根据自身独特需求选择饮食,才有可能身强体健。 ”
食物“上瘾”或是补错了身体“燃料”
英国最佳营养研究所创办人、营养师赫福特调查发现,精力越差的人压力值越高,其咖啡因的摄取量也越大。那么是咖啡因让人感到更加疲倦、压力更大,还是因为疲倦和压力大,所以才会依赖咖啡因?赫福特表示,这其实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即使咖啡因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提神,但是越常摄取,它的效果也就会越差。 ”赫福特在他的新书《百分百健康的十大秘密》中解释道,咖啡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会促进身体分泌肾上腺素,但是越是刺激,肾上腺素的敏感度就会变低。“现今许多人以为甜食、咖啡因、尼古丁能提神,却不知道正是这些东西在让人越来越疲乏、焦虑,体重也随之增加。 ”赫福特指出,当人们在戒除甜食、咖啡因或香烟时感到精神萎靡,这就代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已对它们产生依赖。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有些人老是觉得饿?总想着吃甜食、面包、糕点这些食物?其实,他们是对这些食物上了瘾。沃尔科特医师分析说,一般来说,对食物“上瘾”是因为身体没有获得对的混合燃料,以致细胞无法制造足够的能量。此时,无数细胞会向脑部传达“我们需要能量”的信号,人也因此很想吃东西,尤其是糖和碳水化合物。但若在摄取碳水化合物时没有同时摄取比例正确的蛋白质,食物不会全部转化为能量,仍有一部分变成脂肪囤积于体内,如此便会让人很快又感到饿了,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找到最适当的营养需要自我“检讨”
什么才是适当的日常饮食?牛奶和谷麦类主食真的对健康有益吗?每天一定要吃五种不同蔬果吗?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食物究竟好不好?赫福特通过对55000余人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比较身强体健者和体弱多病者的日常饮食及生活方式差异,结果发现处于最健康等级的人最常吃的食物是蔬菜、高脂鱼类、种子类食物、坚果和水果,很少吃甜食、红肉、小麦制品、乳制品以及精致食物,而他们最常喝的是水,几乎不碰茶、咖啡和可乐。
在此基础上,赫福特归结了15条获取最适当营养的原则(图见后互动版),再以此比对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市民可明了目前和最适当的膳食之间有多大差距。赫福特建议,市民不妨先挑出自己尚未做到的五项,作为接下来一个月内需努力达成的目标,同时还需服用符合个人需要的营养素补充品。他表示,适当的日常饮食搭配正确的营养素补充品,最能使人达到百分百的健康,而摄取量多于或少于身体所需都对健康无益。赫福特说道:“你目前的健康状况决定了你的‘需求’。比如,身强体健者每天补充30微克的铬就够了,但血糖偏高者,铬的补充量就需要增加20倍,因为30微克并不足以帮助维持血糖平衡。 ”
扫一扫,医生朋友在身边。
你是不是私藏了不少养生小“秘笈”,但一直无人分享?平日总想获得更多、更及时的健康资讯?
但有时却免不了面临一些养生困惑和求医难题?面对如今的医疗健康行业,你也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