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健康快讯 > 正文

打造城市名片 泸州“非遗”申报总量川南第一

2015-04-15 09:34 | 来源:

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传习
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传习
泸州河川剧
泸州河川剧


  昨日,记者从泸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推荐名单已完成公示,待市政府正式发文公布后,泸州将新增3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泸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非遗项目46个,市级非遗项目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其中,白酒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居全国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泸州一张亮眼名片。

  非遗申报总量川南第一

  据悉,泸州市已完成全市非遗资源的普查,汇总整理出非遗资源项目218项,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非遗项目46个,市级非遗项目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代非遗项目表性传承人36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4名。

  “泸州是水码头文化发展起来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易国璋介绍,泸州是传统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项目总量来看,在川南城市群里面,泸州是位居第一位的。去年,泸州建设了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网络平台,传播非遗文化。2015年初,泸州编制出版了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卷),将泸州的非遗资源进行综合展示。

  打造非遗传承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泸州非遗保护工作以“两基”建设为主,一是基础阵地。包括生产性传承基地以及其他门类的非遗传习所的建设,保障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基础。一是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中心的基础传承活动。一个硬件、一个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持续性。
 

  “来泸州旅游的人,都要买两把油纸伞,带两瓶先市酱油走。”易国璋介绍,近年来,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非遗产品受到来泸旅游的游客的喜爱。为保障代表性传承人的物质基础,国家财政给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1万元,省级每人每年5千元、市级每人每年1千元的补贴。

  泸州已经建设完成“分水油纸伞传习基地”、“雨坛彩龙传习基地”、“泸州老窖酒”三星街传承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生产性传承基地。“每个县、区级单位都有1至2个生产性非遗传承基地。”易国璋说。这些生产性传承基地的建设,传承人一方面可以传习非遗文化和技艺,一方面也可以做一定非遗产品经营。在传承过程中合理开发应用,同时,在科学、合理地开发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促进非遗的传承。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王漫(图由受访者提供)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