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药食同源。辛苦的工作让不少人感觉身体发虚,想在现在这个季节补一补。于是,很多人会找来当归、枸杞等中药材,煲一锅“滋补汤”来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但市第二中医院的中医专家赵登科指出,中药是分“四气五味、寒热温凉”的,药材煲汤也要看人下“料”,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煲汤切不可“道听途说”,而需有针对性地从中药材不同功效出发,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辨证选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方能有助于身体健康。
中药材煲汤可以用于防止疾病、益智健体,主要体现在预防疾病、对一些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也常用于病后和慢性病的调养。其作用是有针对性的,最好是在中医专家“望、闻、问、切”判断体质后选择个体化煲汤材料。
那么如何选择适宜的煲汤药材呢?
一是辨证选用。
即分析、辨别疾病的寒、热、燥、湿等症状,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性质,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选用对症的中药材。在中药的选择上,最好选择经民间认定的地道药材,如淮山、芡实、沙参、玉竹、黄芪、枸杞、百合等。
在辨证基础上,确定煲汤中药材的配方。如气虚者可用参类、鸡肉类,血虚者可用当归、羊肉类,气血两虚者用归芪、海参类。
淮山、芡实,二药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肾、祛湿作用,煲汤时可少佐陈皮以行气,其用量为15克~30克,适用于脾胃稍虚、大便软或偏烂者。沙参、玉竹性味甘平偏寒,有滋阴润肺养胃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另外,还要根据身体的状况选择不同的中药。如果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绿豆、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如果身体寒气过盛,那么就应该选择人参等热性中药。
二是按四季选用。
养生之道,讲究四季有别。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按季而补。冬季寒冷,宜辛温热补、壮阳补肾为主,选择热补性质的原料煲成汤汁,以储藏能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此外,不宜长期服用同一种汤药,需根据节气、体质变化而改变。而汤不是熬越久越好,过长时间的熬制会破坏有效物质,降低营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选择药材煲汤前,最好先结合医生辨证分析体质属性,再用中药膳调治不迟。此外,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用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女性月经期前适合补性温的汤,但千万不要因为补得过火导致经血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