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辛华教授带领学生考察濒危植物。
桔梗又叫崂山参。
原标题:公布濒危植物反惹市民挖掘
本报青岛8月6日讯(记者 杨林) 近年来,为了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不少植物学者通过媒体公布了岛城濒危植物分布区域等信息,却引得不少好事者“按图索骥”进行采摘,造成新的破坏。
6日上午10点,青岛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将一本本《植物维和行动宣传手册》散发给游客。这本小册子上记录了青岛存在的20余种濒危植物。
去年,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辛华教授参加了山东省林业厅的野生植物调查活动,因为普查中要记录珍惜濒危物种和古树木,她萌生了调查青岛濒危植物的想法。辛华经过调查发现,20余种列入国家和省级濒危植物目录的植物,工作人员在青岛找到了它们的身影。
虽然跋山涉水记录了20余种濒危植物在岛城存在,但这让辛华陷入了更深的忧虑:不少濒危植物向社会披露后,不仅没有得到更好的保护,反而引来更多人破坏。
纪春章是崂山巨峰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同时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闲暇时间,他爱用自己的相机拍摄崂山的植物。2011年,纪春章在崂山发现了一片品种相当好的青岛百合。“青岛百合是濒危物种,发现以后立即保护了起来。”纪春章说,当时他将发现青岛百合的事报告给了崂山管理部门,岛城的一些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他更是每天去看一看那片青岛百合。
今年6月份,纪春章比以往晚了几天去看青岛百合,结果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成片的青岛百合已经被采走,只留下一棵还没开放的植株。
相同的事情还发生在野生猕猴桃身上。“从前游客哪认识崂山里的野生猕猴桃啊,自从媒体详细披露了崂山野生猕猴桃的分布以后,现在基本见不着野生猕猴桃的果子了。”纪春章发现,不少野生猕猴桃都被游客采了吃了。
“通过媒体报道濒危植物,是想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没想到一些人‘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些濒危植物的准确地点进行采摘。”辛华说,不少植物进入濒危行列,与人为破坏关系很大。但濒危植物多分散生长,无法集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