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10月19日报道:
超过一半的跑者每年至少遭遇一次伤病。虽然引发伤病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掌握了一些跑步机巧,受伤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制定训练计划
每一位跑者都是独特的,所以每个人的训练计划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受到身体素质、时间、工作和生活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跑者需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专属于自己的训练计划,从而能以最少的时间收获最大的益处。
缓慢增加每周跑步距离
每周都延长跑步距离是跑者提升自己的方法之一,但是,不能为了追求进步而不考虑身体情况。当延长的距离越长,身体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超过临界点就会出现伤病。而且,每周的延长距离要均匀分开,不能集中在某一次。比如每周跑四天共计20公里,那么下一周的跑步距离不要超过24公里,而且增加的这4公里要平均分配在4天,不能在某一天一次性增加4公里。
不能每周都增加跑步距离
如果上周刚增加了跑步距离,最好能连续2-4周都跑同样的距离。等到身体适应这样的强度之后,再延长跑步距离。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长距离,而忽视身体感觉。
不能每周都延长长跑距离
这种情况在首次跑全马或者半马的跑者群体中比较常见。由于备战时间较短,有些跑者就想不断的延长长跑距离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初跑者而言,备战全马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每周一次的长跑距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如果一下子增加太多的距离,等不到比赛开始就已经被伤病侵袭了。
长跑距离不能无限制
为了避免伤病,每周一次的长跑距离不能过长。一般情况下,长跑的距离占一周跑步距离的比例不能超过1/3。如果你的长跑距离是15公里,那么一周的跑步里程至少要达到45公里。
轻松跑要真正轻松
进行轻松跑时,很多跑者控制不住自己,很容易就加快了速度,结果并没有让自己得到放松。既然是轻松跑,就是让身体在低强度跑步时得到放松。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速度,身体就无法得到放松和休息,影响后面的训练,久而久之会出现伤病。
延长距离和增加强度不能同时进行
跑步距离的延长本身就会增加身体压力,如果同时增加了训练强度,身体吃不消。在进行长跑的时候,不要增加强度。而进行高强度训练时,不要延长跑步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