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轨迹总会被意外改变,何况经历了7级大地震的芦山。
地震后的芦山县城,由于房屋毁损,街道、运动场、空地上搭满了帐篷,人们在帐篷里住,在帐篷里开商店,在帐篷里上课。
生活的秩序在临时帐篷里重新构建,记者近日走访芦山,深切地感受到,尽管昔日生活被打乱,但芦山人却变得更加坚强。
帐篷商店孕育生活希望
地震前,燕子一家的生活在芦山当地堪称富裕。
老城区里有幢5层楼的房子,1000多平米。一楼是商店,自己经营,二楼租给别人开网吧,三楼出租出去。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住着宽敞的房屋,日子宁静而安详幸福。
可是,地震把这一切的幸福全部打断了。
房子虽然还没倒,但墙上全是裂纹,摇摇欲坠。燕子说,“根本不敢回家住,就连回家拿床被子,感觉都是赌命。最快的速度跑上去,被子往窗外扔下去就跑。”
燕子的公公更是伤心欲绝,房子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满以为留下这幢房产,可以让儿女幸福、让自己安享晚年。可是一切愿望毁于二十多秒的地震。
生活总得继续,房子无论是原地重建或加固,还是统一规划分配,现在总得把眼前的难关渡过。
燕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到地震前的生活,但她和丈夫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生活容不得停息。
燕子开起了帐篷商店,守望着顾客的到来,燕子丈夫仍然奔波在运输线上。
帐篷教室里的人生成长课
吴泽达高二了,很帅气,有些叛逆,是班上的活跃分子。
在芦山中学的帐篷教室里,尽管闷热,但人生在这里成长。
芦山地震,让他和同学明白了生离死别和生命的可贵。头七的日子,他和同学只能含泪给好友岳雨珊烧纸点烛,祝愿她在另一个世界开心,不再遇到伤痛。
尽管还是懵懂少年,但地震、伤痛、救援、帐篷教室,这些突然而来的生活元素,重塑了同学们的人生。
在帐篷教室,他们学会了唱《雅安别哭 芦山别哭》的歌,在帐篷教室,他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团结,学会了面对灾难。
一位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的老师说,地震虽然残酷,但也是最好的老师,上了一堂“人生课”,让学生们走向成熟。现在,芦山中学的学生们比地震前更团结了,懂得关心别人。一些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行动,学到了很多关爱和感恩,成熟了,坚强了,一些以前调皮的学生,也转变了,开始珍惜学习机会。
帐篷里的“亲民”政府服务厅
没有装修,没有空调,没有门……在芦山的街头,芦山县政府各个机构在帐篷里搭起临时服务大厅,为老百姓服务。
一位群众说,现在政府办事更亲民了,补办身份证一会就好了。
芦山县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说,地震后,帐篷就是他们办公室,不停的电话,不停地协助前来的记者联系采访,工作量增加了几倍。
在芦山体育馆的群众安置点,临时党支部服务帐篷里,从各个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异常繁忙,安置点数百人的吃饭、睡觉、安全、卫生等问题,要全面负责。吃饭的时候要维持好秩序,卫生防疫工作要做好,晚上睡觉时要注意安全,遇到不顺心的群众,还要安抚。在这个临时生活安置点,他们登门服务,尽管工作任务复杂,但贴心地服务了灾区群众。